遗传学课件第7讲:植物转基因育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讲:植物转基因育种;一、植物转基因育种概述;(二)转基因育种的优势;(三)转基因育种的程序;(四)转基因育种涉及的植物;(五)转基因育种涉及的主要目标性状;(六)全球转基因植物育种进展;;;;;;;;(七)我国转基因植物育种进展;二、植物转化的受体系统及转化方法;建立植物转化受体系统的主要考虑因素:;(二)转化方法;2.基因枪法:(gene gun,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 利用火药爆炸、高压放电或高压气体作驱动力,将载有外源DNA的金粉(或钨粉)等金属微粒加速,射入受体细胞或组织,从而达到将外源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 ;3.花粉管通道法:(pollen-tube pathway) 利用植物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为我国学者周光宇创立,1983年成功用此法将外源DNA导入棉花中。 基本原理:授粉后外源DNA能沿着花粉管渗入,经过珠心通道进入胚囊,转化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早期胚胎细胞。 操作方法: (1)柱头切除法; (2)花粉粒吸入法; (3)柱头涂抹法;4.聚乙二醇法:(polyethylene glycol, PEG) 利用PEG使细胞膜之间或使DNA与膜形成分子桥,促使相互间接触和粘连,并可通过改变细胞膜表面的电荷,引起细胞膜透性变化,从而促进外源大分子进入原生质体,然后恢复膜透性,进行培养分化。 ;5.电击法(electroporation) 又称电穿孔法,利用高压电脉冲作用使细胞膜上形成可逆性的瞬间通道,从而使外源DNA分子进入细胞的转化方法。;6.显微注射法(Microinjection) 利用显微注射仪将外源DNA直接注入受体细胞(如原生质体),并使其成活、增殖而发育成为转基因个体。 ;7.浸渍法:将叶片、胚、胚珠、子房、花粉粒、幼穗、悬浮细胞甚至幼苗等直接浸泡在外源DNA溶液中,利用渗透作用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得到整合与表达的一种转化方式。 基本原理:利用植物细胞自身的物质运转系统,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受体细胞。外源DNA分子进入细胞的途径: ① 细胞间隙和胞间连丝途径;② 细胞的内吞作用; ③ 细胞膜的透性 ;常用植物基因转化方法比较;三、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与遗传特性;(一)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策略;(二)外源基因的检测; 报告基因的表达检测: 1、Gus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 2、NPT-Ⅱ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3、GFP/RFP基因(绿色/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4、冠瘿碱合成酶基因(胭脂碱、章鱼碱) 5、cat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 6、pat基因(抗除草剂基因) 7、潮霉素抗性基因;外源目的基因的检测;(三)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四、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一)国际上几个关于转基因作物及食品安全性的争议事件:; 君主斑蝶事件: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转基因抗虫玉米的花粉飘到一种名叫“马利筋”的杂草上,用马利筋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但是2000年开始在美国三个州和加拿大进行的田间试验都证明,抗虫玉米花粉对斑蝶并不构成威胁,实验室试验中用10倍于田间的花粉量来喂大斑蝶的幼虫,也没有发现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 斑蝶减少的真正原因,一是农药的过度使用,二是墨西哥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 由于基因漂流,在加拿大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一种、两种或三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此为“超级杂草”,并怪罪于转基因。 基因漂流并不是从转基因作物开始。如果没有基因漂流,就不会有进化,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种的植物和现在的作物栽培品种。;中国抗虫棉破坏环境事件: 2002年6月3日,南京环科所与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会议,6月4日《China daily》上发表了题为“GM Cotton Damage Enviroment”的文章。 当天,绿色和平组织在其网站上刊登了长达26页的英文报告,从而再次引发国际争论,在欧、美产生巨大反响。 6月5日德国《农业报》发表了题为 “中国研究Bt棉破坏环境巨大”。 绿色和平组织的“中国项目主管”声称:“棉农将面对不受控制的超级害虫”、 “转基因抗虫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棉农将被迫使用更多、更毒的农药”。 事实上,抗虫棉在中国实践多年,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印度等国的科学家已在网上纷纷发表评论,反驳绿色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