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学案 姓名:
编写时间:2006.12.13 编写者:宗丽 课型:新授
课题:《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学习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校工部员外郎钟、割用得很巧妙,试分析巧在哪里? 钟字拟人,写泰山独享神秀之天赋,也表现了作者的爱慕之情。 割字,突现南阳北阴之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然纸上。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石壕吏》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从年青时期朝气蓬勃到中年目睹战乱的杜甫,诗歌中吟咏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读一读杜甫的《石壕吏》。
二、介绍有关《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诵读品悟:
1、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掌握节奏,领会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译读全诗,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并在小组内交流。
4、《石壕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探究交流:杜甫曾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你认为在这首诗中有哪些惊人之语?试作赏析。
四、创新实践、能力升级:
探究活动:请从“剧本”的角度来赏读课文,七嘴八舌说“剧情”。场景:夜,石壕村的那家农舍。人物:作者,老翁,老妇,抓人的吏。人物出场设计:“暮投石壕村”,作者出场;“有吏夜捉人”,吏出场;“老翁逾墙走”,老翁出场;“老妇出门看”,老妇出场。人物的退场设计:“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夜久语声绝”,吏带老妇退场;“天明登前途”,作者退场;“独与老翁别”,老翁独自一人留在场上……剧中重要情节的表演设计:捉人的吼叫声喧嚣;“吏”蛮悍、凶暴、捉人;老翁匆忙翻墙躲避。吏捶门打户、吏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找不到一个男人。“吏”怒吼:“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妪泣诉:“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眼下死了的,不用说已永远完了,活着的,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吏不相信,老妪拿出信来给吏看。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妪说了一句:“家里再没有人了……”吏威逼说:“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妪不得已:“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吏凶狠地追问道:“‘乳下孙’?吃谁的‘乳’?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妪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还是行行好吧!”吏仍不肯罢休。四、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板书设计: 杜甫诗三首
诗题 内容(景物、景象) 情感 风格
《望岳》 泰山、层云、归鸟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豪迈激昂 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的豪情
《春望》 国都、山河、草木、花鸟 感时伤别、忧国思家 沉郁悲怆
沉痛悲伤之情 《石壕吏》 暴吏深夜捉人 对时局的无限忧虑实可行 沉郁顿挫
人民家破人亡 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清逸明快
自我评价: 教后记:
伟?? 课题 杜甫诗三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情感态度方面 1、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2、教育学生应该正确的评价和分析历史,认真体味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面对频仍战乱时的深切苦难,热爱现在的幸福和平的生活。?? 能力方面 1、整体感知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杜甫的《望岳》、《春望》教学步骤:一、导入: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