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酶的非水相催化葛迪手机号Q号:729592930非水酶学的提出天然酶在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是发生在以水为介质的系统;酶在医药、食品、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是在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酶的催化理论水是酶促反应最常用的反应介质。但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小,且往往不稳定。水作为溶剂还容易引起非天然有机物的水解、消旋、聚合和分解等副反应的发生许多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平衡和产物的回收在水相环境中效果不是很理想是否存在非水介质能保证酶催化?对非水介质中酶催化的研究过程20世纪初:Bourquelot将微量乙醇、丙酮类有机溶剂加到酶的水溶液中,酶具有一定活性;1966年:分别报道胰凝乳蛋白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几种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具有催化活性;1975年-1983年:探讨微生物细胞、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脂和类固醇类的合成、甾醇的转化等。突破性发现1984年,克利巴诺夫(Klibanov)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关于酶在有机介质中催化条件和特点的综述,在微水或几乎无水的不同有机溶剂中酶具有立体选择性和热稳定性;在仅含微量水的有机介质中成功酶促合成了酯、肽、手性醇等许多有机化合物,并证实酶在高温(100℃)下,不仅能够在有机溶剂中保持稳定,还显示出很高的催化转酯活力。开辟了酶工程领域新的研究方向—非水酶学理论体系5.1酶非水相催化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5.2有机介质中酶的催化反应5.3非水介质中酶的催化反应及应用主要内容1、有机介质反应体系2、有机介质中酶的特性3、有机介质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4、水对有机介质中酶催化反应的影响概念: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的催化作用称酶非水相催化类型:1、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含有一定量水的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催化反应;适用于底物和产物两者或其中之一为疏水性物质的酶催化作用;酶在有机介质中由于能够基本保持其完整的结构和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所以能发挥其催化功能5.1酶非水相催化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2、气相介质中的酶催化酶在气相介质中进行的催化反应;适用于底物是气体或者能够转化为气体物质的酶催化反应;由于气体介质的密度低,扩散容易,因此酶在气相中的催化作用与在水溶液中的催化作用有明显的不同特点,研究不多3、超临界流体中的酶催化酶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的催化作用;超临界流体是指温度和压力超过某物质超临界点,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流体(作为一种特殊的非水介质,在酶催化反应性质方面与有机溶剂非常相似。)由于黏度、介电常数、扩散系数和溶解度都与溶解度有关,超临界流体在临界点附近温度或压力有一点微小变化都会导致底物和产物溶解度极大变化。要求:超临界流体对酶结构无破坏,具良好化学稳定性;温度不可太高太低;压力不可太高;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CO2,H2O,SO2C2H4,C2H6C3H8C4H10等。超临界介质中酶催化体系的优点/缺点脂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可溶于超临界C02,而酶作为蛋白质不溶解,有利于分离;产物回收时,不需要处理大量的稀水溶液;与有机溶剂体系相比,CO2无毒、不燃烧、无有机溶剂残留问题;CO2超临界体系有气体的一系列物理特征,使底物向酶的传质速度加快而使反应速度提高简化产物的分离已对10多种酶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酯化反应、酯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温度低于50℃物理特征:高扩散系数,低粘度和低表面张力4、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酶在离子液中进行的催化作用离子液是由有机阳离子与有机(无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条件下呈液态的低熔点盐类,具有挥发性低、稳定性好的特点酶在离子液中催化作用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键选择性阳离子主要是咪唑阳离子和吡啶阳离子阴离子主要是氟硼酸根(BF4)、氟磷酸根等离子液体可被看做一种更高级的通过氢键键合的聚合液体,具有极性和非极性2种区域的纳米结构;因此,可溶解一般有机溶剂不能溶解的底物,并且酶可以进入离子液体的网中,避免酶直接与极性溶剂接触,失去其周围的水。酶非水相催化特点: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非极性底物或产物的溶解度增加水解酶可在非水介质中催化水解反应的逆反应(使某些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向合成的方向移动,例如酯键和肽键的形成)酶的立体选择性和对底物特异性发生改变酶不溶于有机溶剂,易于回收利用降低反应后分离过程的能耗,回收产物比水容易氨基酸侧链一般不需要保护避免长期反应时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抑制水参与的不利反应固定化酶方法简单,在非水系统中酶不易脱离吸附的表面酶非水相催化意义:改变了有关酶催化的传统观念发展了酶学的理论体系——研究酶在非水介质中的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制、酶催化动力学等——非水酶学理论体系扩展了酶的应用领域在多肽、酯类合成,甾体转化,功能高分子合成,手性药物的拆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