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寻梦者
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备课笔记
2012 ——2013 学年度 第一学期
学 科 基础(一)学科
授课班级 11学前
授课老师 冯 菊 莉
授课章节
名 称 寻 梦 者
——戴望舒 授课课时
2课时 授课形式 新 授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理清线索,把握抒情脉络;
2、联系自身实际,明确人生目标,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自身设计职业理想目标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增强对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理解;
2、感悟诗歌真挚深沉的情感、鲜活俏丽的意象;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增强对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理解;
2、感悟诗歌真挚深沉的情感、鲜活俏丽的意象;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文本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课前准备要求 学生查找有关戴望舒以及本首诗的写作背景资料。
布置学生预习。
教师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外作业 抄写诗歌三遍。
2.完成《语文学习指导用书》相关练习。 教学后记 授课内容、活动及板书设计
(导入、新授、练习、小结等)
内容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二、介绍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寻梦者。
三、体会音韵美
1、诗每节三行,节奏大体整饬。
2、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甚至各句大部重复。读来,不仅有意象纷至沓来的美感,也有和谐而富于音乐美的视听满足。
四、逐节品读,感悟灵动诗绪
1. “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梦给你怎样的感受?又激发你怎样的欲望?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
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
——梦,美丽,甚至绚丽。如无价之宝般珍贵,值得人一生去寻求。
3.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寻梦是怎样的一种历程?
——“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
4. 这个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值得我们去追寻?
——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心沉醉。
5. 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样的努力?
——“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如此精心呵护,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在“暗夜里”,预示着梦的来临又是如此的不可预知。
6. 何时梦才会降临?
——当我们“鬓发斑斑”“眼睛朦胧”的时候,金色的贝才会吐出桃色的珠。
7. 这“桃色的珠”还需如何呵护?
——放在怀里,放在枕边
8. 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
——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无憾的了。
第二课时
五、鉴赏艺术手法
1.回环往复:
开篇写梦的美丽、珍贵,用了“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句子;结尾再次重申,写梦实现时的绚丽多姿。美丽的句子回环往复,久久萦绕在人的心里,成为人们心中一个五彩斑斓的结。
2.复沓反复:
“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仿佛画一幅妍丽的画,泼洒色彩时一层层的涂抹上去,色彩便一层层的浓烈起来。又给人一种纵深感,一层层地潜下去,就一层层地深刻,复沓反复形成的波浪状的层次感,让心情跌宕起伏。
3.意象传统的象征手法:
大海、金色的贝、珍珠、冰山、旱海、海水、天水等一连串习见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的意象和“青色”、“金色”、“桃色”这些符合中国民族心理感受的色彩的运用,使人生理想这一象征意义的载体,获得了最广泛的情感呼应。
六、小结
寻梦是人生的精神苦旅,蕴涵着复杂的人生况味。梦是可贵的,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定稿)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doc
- (年终、厂庆)晚会主持人台词.doc
- (语文)六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
- (苏教版)七年级(上)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doc
- 08.05.08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doc
- 08年九年级月考试题(一).doc
- 002《长江三峡》导学案附答案.doc
- (语文)惠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doc
- 09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 1-5-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