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ew复杂系统4
第四章 复杂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提纲 耗散结构论 协同学 突变论 混 沌 学 智能控制与非线性科学 第四章 复杂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及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科学,共同揭示了物质系统变化过程中的可逆与不可逆、有序与无序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相互转化的机理和条件。 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如何从平衡到不平衡,从对称到非对称,从稳定到不稳定的演化和相反演化的规律。 实际上,对复杂对象(过程)能进行有效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是一类复杂的开放系统,本质上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因此,为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智能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其本质,其中包括稳定性问题,必须借助于复杂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本章概要介绍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 4.1 耗散结构论 耗散结构论是比利时自由大学普利高津(J. Prigogine,1917~)教授1969年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作的题为“结构、耗散与生命”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 这一理论由于在以研究具有大量粒子和大量自由度的复杂系统为对象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上取得了突破,而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奖。 4.1 耗散结构论 耗散结构理论根据热力学原理,把各种宏观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孤立系统:把与外界环境既没有物质交换又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与外界仅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4.1 耗散结构论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一个开放系统由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 定义: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论是力学的、生物的、还是社会的、经济的系统),当外界条件或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 这种在远离平衡非线性区形成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以能形成(或维持)新的稳定结构,普利高津把这种需要耗散物质和能量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将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行产生的组织性和相干性称为自组织现象。 耗散结构论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稳定和演变规律的科学,又被称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4.1.1 非平衡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1. 孤立系统与开放系统 对于研究对象的每一个系统而言,周围的环境称为外部(环境),严格地讲,任何系统都要受到外界的影响,自然界并不存在真正的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都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把这两类系统统称为开放系统,即开放系统是泛指受系统之外环境影响的系统。 系统的开放性,对于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自组织及新的功能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1.1 非平衡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 一个孤立系统,初始时在各个部位的热力学参量(温度、气体密度等)可能具有不同的值,但这些参量随时间变化,最终将达到一种不变的状态,或叫定态,这种定态称为平衡态。 孤立系统一旦达到了平衡态,在不存在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将永远保持这个状态。开放系统也可能达到平衡态。 4.1.1 非平衡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 无论是孤立系统或开放系统的平衡态都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状态参量不再随时间变化,即达到定态; 二是在定态系统内部不存在物理量的宏观流动。凡不具备以上任何一条件的状态,称为非平衡态。 孤立系统的定态就是平衡态,而开放系统则有本质的区别,开放系统不一定随时间朝定态发展,即使开放系统达到定态,也不一定是平衡态。 开放系统的演化强烈地依赖于系统的外部条件,它的非平衡态演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可能性。 4.1.1 非平衡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3. 对称性、有序和无序 自然界的许多事物都具有某种对称性,所谓对称性是指事物的某种属性经过一定的变换仍保持不变的性质。 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次序,称为“序”,“序”又和对称性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系统对称性越高有序度越低。 所以,有序意味着在某些方面的对称性减少,或称对称性破缺。在类似的外部条件下,平衡态比非平衡态更“无序”,具有更多的对称性。 非平衡态会引起对称性的破缺或各种“有序”的运动,而开放条件则可能把这种对称性破缺维持下来。 4. 熵与不可逆性 为了描述物理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和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以及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中,定义了热力学系统中物理熵的概念。 克劳休斯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 孤立系统内的不可逆过程总是指向熵增加的方向,故热力学第二定律又被称为熵增原理。它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出系统的自发不可逆过程的方向。波尔兹曼统计熵 深刻揭示了系统微观状态的统计规律并直接规定者系统的宏观特性,其中W是热力学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hapt11土壤系统组成2.ppt
- ch5房地产投资分析基础.ppt
- catia部件装配设计.ppt
- chater4开关磁阻电动机及其驱动技术srd.ppt
- chpt1elelaws2003学.ppt
- 20165工科基础实验绪论.ppt
- comp协作多点简介修改.ppt
- cpm1a教程.ppt
- dd第4章测绘版.ppt
- emba培训课件第二讲财务报告分析.ppt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最近下载
- 一文读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PPT2025主题课件.pptx VIP
- 员工心态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 少年儿童政治启蒙的内涵、特点与培养路径.docx
- [译林版]6下Unit3 A healthy diet精心梳理教案.pdf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小题综合(教师卷).docx
- 成都小升初数学历年真题.doc VIP
- 国防军事展览可行性方案.pptx
- 2015-2024年十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小题综合(原卷版).docx
- 第6章-隧道洞口与洞门设计[65页].pptx VIP
- 第十章 晚唐诗歌.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