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贫穷问答歌》和陶渊明《咏贫士》七首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贫穷问答歌》是奈良歌人山上忆良的著名代表作。作品以贫穷为主题,生
动描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在风月恋歌盛行的万叶时代,《贫穷问答歌》显
示出了与其他和歌迥然不同的显著特征,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而《咏贫士》七首创作于陶渊明归隐晚期(426 年)。诗中,作者描述了归隐后
生活的窘困,并借此表达了自己以贫傲世、固穷守志、坚决维护贫者尊严的人生
态度。同时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固穷守志”这一新主题。
在日本文学史上,以咏贫为主题的作品并不多见。而在我国,咏贫却是我国
东汉以来诗文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因此,《万叶集》研究者认为《贫穷问答歌》
的咏贫主题是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并就中国古典文学与《贫穷问答歌》的关系展
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土屋文明指出《贫穷问答歌》和束皙《贫家赋》在语
言表达上有多处的相似,认为《贫穷问答歌》是“对汉文学的直接模仿”。而小
岛宪之和辰巳正明则认为《贫穷问答歌》在问答形式的选择上与杨雄《逐贫赋》
颇为相似。此外,菊池英夫、山口博等研究者则将目光投向敦煌出土的《王梵志
诗集》,认为《贫穷问答歌》与《王梵志诗集》中《贫穷田舍汉》一诗无论是在
主题还是形式、表达上都极为相似,《贫穷田舍汉》才是《贫穷问答歌》的影响
之源。
而中西进、小岛宪之、西乡信纲、杉本行夫等通过二者在遣词用句、主题选
择、人物设置等方面的相似研究认为,《贫穷问答歌》是在陶渊明《咏贫士》七
首的影响下创作的。对此,大矢根次郎、吉川幸次郎、黑川洋一则从作品的时代
背景、思想差异等方面出发,认为《陶渊明集》在当时的日本并不存在,并且二
者虽然都属于咏贫类型诗作,但表达思想差异很大,从而否定了前述观点。
本文中,笔者从比较文学角度出发,整体上考察作家的人生时代背景,并从
作品的选词用字、人物设置、主题、艺术手法及行文结构、表达思想等各方面入
手,对《贫穷问答歌》和《咏贫士》七首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贫穷问答歌》
与《咏贫士》七首作为咏贫文学作品,确实在遣词用句、主题选择、人物设置上
I
有其相似之处,但是这是两者在选择同一个咏贫主题的前提下的相似,是表面的
相似。中国其他咏贫文学中也可以见到这些相似,因此并不能因此判断《咏贫士》
七首是《贫穷问答歌》的影响来源。此外,《贫穷问答歌》采用独特的问答形式、
表达直抒胸臆,临场感十足。这与《咏贫士》结构上采用组诗的巧妙衔接以及表
达采用隐喻等手法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两作品的表达思想差距很大。一个是
反应社会现实之作,一个更多的是自身情感的宣泄。因此,笔者认为,《贫穷问
答歌》中虽然可以看出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痕迹,但是,其影响来源并不确定。
可能是某一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也可能是若干文学作品整体影响的结果。此外,
《贫穷问答歌》结构形式独特,表达思想深刻,艺术手法采用山上忆良惯有的写
实风格。所以,笔者认为《贫穷问答歌》并不是《咏贫士》的模仿之作。相反,
《贫穷问答歌》有着与《咏贫士》七首不同的独特的文学与艺术魅力,是山上忆
良在自己的深厚汉文学造诣基础上的独立创作。
其一,从作者的人生时代背景来看,作者的社会身份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咏
贫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贫穷问答歌》创作于山上忆良出任筑前守之时,国守之
职在当时的日本主要是安抚百姓、劝课农桑,同时向上级提出建议。《贫穷问答
歌》作于山上忆良离任返京之前,虽然是他对人民疾苦的亲身体验,却也是上达
视听,巩固统治的改良建议。而陶渊明《咏贫士》七首作于其归隐后。此时,陶
渊明已经认清了腐朽的政局,明白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因此他的诗作与社
会现实无关。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目的是坚定自己在困窘生活状态下的归隐之
心,表达固穷守志的人生态度。
其二,在遣词用句上,《贫穷问答歌》和陶渊明《咏贫士》七首虽然有十几
处相似,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相似并不偶然,在其他中国咏贫作品中,
这种相似并不少见。既然两者选择同一主题,选用语言相似就在所难免,所以不
能因此就判定山上忆良对陶渊明《咏贫士》七首的借鉴关系。
其三,在人物设置上,《贫穷问答歌》的“问”和陶渊明《咏贫士》七首都
设定了饥寒交迫的场景下的贫士形象。这点十分相似。然而,《贫穷问答歌》采
用“问答”的形式,在“答”中,山上忆良塑造了生活更为凄惨的农夫形象,且
其重点在后者,即农夫的描写上,贫士形象在此是为了更有层次的突出后者。因
此,此处的贫士形象虽然相似,其设定目的却不相同。
II
其四,在咏贫主题上,两者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服务设备维护及调试方案.doc VIP
- 海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聚-3,4-乙烯二氧噻(PEDOT)精品 47.7 吨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VIP
- 2025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pdf VIP
- 急救技能—心肺复苏(2024版).pptx VIP
- T_ZNZ 094—2024(滨海盐碱地生物改良技术规范).pdf VIP
- 数学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创新作业设计模板.docx VIP
- 甲状腺危象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2021年咸阳经开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pdf VIP
- 化工总控工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