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护理诊断与问题 1.意识障碍 与代谢性碱中毒有关 2.舒适的改变 与碱中毒所致血Ca2+减少有关 3.潜在并发症 低钾血症 (三)护理目标 1.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恢复正常,意识清楚。 2.手足抽搐缓解,舒适感改善。 (四)护理措施 1.观察神经及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监测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 2.配合医疗方案,积极控制致病危险因素。 3.遵医嘱及时采取纠碱措施: 对病情较轻的病人,一般补0.9%氯化钠溶液和适量氯化钾后,病情多可改善; 对病情较重的病人,遵医嘱给氯化铵1~2g口服,每日3次。不能口服者可给 0.1mol/L的稀盐酸溶液缓慢静脉滴注。 稀盐酸使用注意点 (1)0.1mol/L盐酸需经静脉导管缓慢滴入腔静脉内,一般在24小时内慢速滴入。并根据血Na+、K+缺乏情况,同时补入等渗盐水和氯化钾。 (2) 每4~6小时重复测定血[Na+]、[K+]、[Cl-]和[HCO3-],因为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处理方案。 (3)药液稀释法:将新开瓶的12mol/L盐酸20ml,加蒸馏水至1200ml,即稀释为0.2mol/L;用玻璃垂溶漏斗或滤纸过滤后,再加入等量10%葡萄糖溶液使其成为0.1 mol/L等渗盐酸溶液。 4.有手足抽搐者,遵医嘱给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注。 三、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的特点是体内CO2蓄积,致血液的PCO2增高,引起[H2CO3]原发性升高; 未经肺调节已经呈现[H2CO3]升高,为了[HCO3-]/[H2CO3]比值保持20∶1,经肺代偿,[HCO3-]继发升高。 病因 任何使[H2CO3]原发性升高的因素均为呼吸性酸中毒病因,常见: ①呼吸中枢抑制,如颅脑外伤、麻醉过深、吗啡类药物中毒等; ②呼吸道梗阻; ③胸部疾患,如肺水肿、血气胸、严重肺气肿等; ④呼吸肌麻痹,如高位脊髓压迫等致呼吸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常被呼吸困难、紫绀等呼吸功能障碍的表现所掩盖; 呼吸性酸中毒的症状非特异性,常为原发病症状、缺氧、高PCO2和酸中毒四者合并的结果; 当PCO28.66kPa时(正常值4.6~6kPa),可出现头痛、谵妄、昏迷。 治疗原则 及时消除病因,改善呼吸道通气并给氧。 四、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的特点是血液的PCO2降低,引起[H2CO3]原发性下降; 未经肺调节已经呈现[H2CO3]下降。 病因 基本病因是肺换气过度从而使[H2CO3]原发性下降; 常见于癔病、颅脑外伤、脓毒症、高热以及人工辅助呼吸持续时间过长、呼吸过频、过深等。 临床表现 无特异表现。 常兼有原发病症状、呼吸节律改变、碱中毒表现。 大多数病人早期呼吸快而深,后转为浅而促或不规则,出现手足麻木、肌肉震颤、手足搐搦,并可有眩晕、胸闷、胁痛以及意识障碍等。 治疗原则 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 必要时用纸袋罩住口鼻进行呼吸,以增加呼吸道死腔,提高血PCO2; 也可给予含5%CO2的氧气吸入。 五、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 在临床上,常有2种或2种以上类型的酸、碱中毒复合存在,形成了混合性酸、碱中毒 。 混合性酸、碱中毒使病情变得相当复杂,有关酸碱检验指标可能相互抵消而呈现正常值。 往往需要作血气分析或其他特殊项目检查,结合病史、表现等评估资料,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 临床举例 休克病人因缺氧,体内乳酸积聚,多为代谢性酸中毒,当合并休克肺时(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又会发生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病人如肺通气过度,又会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肺部感染有呼吸性酸中毒的病人,如输液中给碱性药物过量,即可能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幽门梗阻病人易形成代谢性碱中毒,但长期饥饿或供给营养不足,体内脂肪分解而生成多量酮体,又会并发代谢性酸中毒。 第五节 外科补液 临床处理基本原则 : 1.充分掌握病史,详细检查,分析体液失衡类型和程度,主要的失衡问题与并发的失衡问题。 2.树立全局观念,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分轻重缓急,依次加以调整: ①恢复血容量,保证循环稳定; ②保持呼吸通畅和节律,纠正缺氧状态; ③重度高钾的治疗; ④纠正严重的酸碱中毒; ⑤恢复体液渗透压平衡; ⑥纠正其他电解质紊乱等。 3.树立动态观念: 重视机体自行调节和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动性,不单纯依赖检查结果和固定的公式; 治疗过程加强补液观察,并监测血尿常规、血清主要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适时调整补液。 治疗方法 临床上主要是通过静脉输液来治疗体液平衡失调。输液时应考虑输多少、输什么和怎样输三个方面。 1.输多少 首日输液总量应考虑三个方面的需要量: (1)日需量 (2)已损失量 (3)额外损失量 2.输什么 即输给何种液体。 ①生理需要量的液体种类按机体对氯化钠、糖的日需量配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吊篮日常检查记录.doc VIP
- 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2019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2册《第九章 统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docx
- 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第1章电子课件 .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学课件:七年级上第1课走进心理健康课.pptx
- 天然气调压器切断阀介绍.ppt VIP
- 对外汉语时间教学.ppt VIP
- 《人造板工艺学》课件 第十三单元 生产工艺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