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题A.分封制的推行 B.“皇帝”制度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三公九卿制的确立
48.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49.汉朝初期,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频繁更换丞相 扩大三省的权力,削夺三公权限 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A.B.C. D.
50.《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D.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55.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56.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7.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完全正确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58.古代有位帝王写过这样的诗句:“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下列叙述对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A.秦始皇规定皇权至高无上,一切大权都要总揽
B.唐太宗健全三省制,实行群相制
C.宋太祖用分化事权的办法来加强集权 D.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集君权、相权于一身
59.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60.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下列机构哪个不属于“三足”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六部 C.军机处 D.内阁
二、综合题(所有答案答于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共30分)
6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长吏。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 后增至十五道 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
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4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 4分
(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2分)
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B
D
B
C
C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A
D
C
D
D
A
C
6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