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AS抑制剂与代谢异常的机制探讨
主要内容
合并下列情况的比例2
高血压:59.8 %
血脂异常:42%
超重:47.5%
合并下列情况的比例3
高血压: 65.8%
糖尿病:34.7%
肥胖*:13.7%
合并下列情况的比例1
血脂异常:61.5%
糖代谢异常:23.4%(DM),27.8%(IGT)
肥胖*:56%
合并下列情况的比例4
高血压:59.2 %
血脂异常:72.1%
糖尿病:17.6%%
刘军,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12):1050-1054
Ji LN, et 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3;126, 925.e11-925.e22.
李剑虹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9):977-980
Zhao S,et al.Atherosclerosis.2014;235:463-469
DM:糖尿病;IGT:糖耐量受损;*BMI ≥28kg/m2 ; BMI ≥24kg/m2
代谢异常各组分之间通常合并存在
代谢异常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比例高
Bonora E,et al.Diabetes.1998;47(10):1643-49
胰岛素抵抗比例(%)
横断面、前瞻性人群基础调查研究,纳入1000例40-49、50-49、60-69、70-79岁不同年龄段患者,每个年龄组125例,最后888例入组进行实验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异常发生率存在关联
Bonora E,et al.Diabetes.1998;47(10):1643-49
横断面、前瞻性人群基础调查研究,纳入1000例40-49、50-49、60-69、70-79岁不同年龄段患者,每个年龄组125例,最后888例入组进行实验。上图为225例体重正常的人群进行分析,其中95例未发展为代谢异常。
HOMA-IR = 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关系;*不同HOMA-IR之间的趋势P值;
?校正因素: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和经济状况;NA:与协变量关系不明显未进行分析
胰岛素敏感性越差,代谢异常发生率越高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代谢异常各组分之间通常合并存在
代谢异常各组分具有“共同的土壤”
——胰岛素抵抗
流行病学:代谢异常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比例高
机制研究:胰岛素抵抗与代谢异常发生率存在关联
Your text
in here
现象
Your text
in here
本质
胰岛素抵抗导致代谢异常的机制
胰岛素抵抗
内皮功能障碍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前期
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相关并发症
2型糖尿病
心血管风险逐渐增加
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加
Reddy KJ,et 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10;11:633-647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异常各组分的关系如何?
Rader D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07;120(3A): S12-S18
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的可能机制
Kota J. Reddy, et 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010,11:633–647
高胰岛素血症
血管紧张素原
内皮功能障碍
瘦素
RAAS
SNS
↓NO
↑粘附分子
↑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迁移
↑↑血压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的可能机制
迟家敏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Kruger DF. Diabetes Educ. 2008;34 Suppl 3:60S-65S.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可能机制
Taskinen MR,et al.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01;109 Suppl 2:S180-8.
2型糖尿病患者小而密LDL形成机制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脂代谢的变化
VLDL过度合成
LPL活性下降导致脂解作用下降
FFA升高导致LPL从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中解离,从而影响脂解作用
TRL残粒与肝脏的剩余受体的作用受损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脂代谢异常机制
2型糖尿病患者小而密LDL形成机制
肝脏合成VLDL和小肠吸收的乳糜微粒导致TRL增多
正常LDL(胆固醇酯多),TRL升高后转化成富含甘油三酯的LDL,最后在HL的作用下水解成小而密的LDL
胰岛素抵抗导致血脂异常的可能机制
Mooradian AD. 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Endocrinology M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2022年9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 真题及答案.pdf VIP
- UL各类线材详细规格大全.docx VIP
-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实施细则及编制说明.pdf VIP
- GB50325-202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docx VIP
- 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pptx VIP
- 全院血糖管理-马建华.pptx VIP
- HIGEN 海坚FDA7000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pdf
- 入党志愿书模板(空白完整版).doc VIP
- 工业产品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相关制度(全套模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