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是由于
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
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节聚焦
全球及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如何?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怎样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全球人口现状及前景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
中国(13亿)
印度(11亿)
美国(2.97亿)
印尼(2.23亿)
巴西(1.81亿)
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以14亿人口居第二位。
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P118)
一、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1)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2)人口基数过大。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
①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少生优生,晚婚晚育
②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③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把计划生育的方针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我国人口的现状
2005年人口已经突破13亿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人口基数大, 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1)2005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要控制在13.3亿以内;
(2)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6亿以内;
(3)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4)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燃料需求增加
植被破坏
耕地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农作物单产不高不稳
开垦土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加
正反馈的恶性循环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的多种
需求
水
粮食
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
精神需求
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自然资源,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也愈加沉重。
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2、环境破坏及污染加剧
1、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的1/3)
(人均淡水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
(人均占有量世界排位121位)
沙尘暴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赤潮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
汇↓集
池塘、湖泊、海湾(水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
导↓致
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死↓亡
藻类植物、浮游生物遗体
厌氧↓微生物
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
水中溶解氧减少
鱼类、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水华或赤潮
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因海水变红而得名,现在已成为各种赤潮的统称。(注:不一定是海水变红 )
赤潮的危害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