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传染病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s 病理教研室 【传染病 】 传染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机体所致的一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征的疾病。 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基本病理变化:以炎症为主。如: 病毒性肝炎 → 变质性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渗出性炎 伤寒 → 增生性炎 已被消灭:天花 接近消灭:麻风、脊髓灰质炎 已经得到控制但发病率又有变化: 淋病、梅毒、结核病 新的: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 第一节 结核病 TUBERCULOSIS 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伴不同程度干酪样坏死 全身表现:低热、盗汗、疲乏食欲减退和消瘦 近年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300万死亡人数/年 占人口死亡率6% 中国:世界第二 肺部病变最常见 【病因】 病原菌:结核分支杆菌 人型结核杆菌 牛型结核杆菌 传播途径:呼吸道(主要)、消化道、皮 肤伤口 易感人群:未经卡介苗接种的儿童或抵抗低下者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 初次感染无特异免疫状态(3周内) 吸入带菌微滴(5μm)致病最强 趋化、吸引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 结核杆菌胞浆内繁殖—局部炎症 菌血症和多器官隐性播散 抗原处理和递呈 T细胞激活 释放细胞因子(IFN-g) 直接杀伤作用(CTL) 细胞免疫(3周后) 变态反应 Ⅳ型变态反应 组织的损伤伴干酪样坏死 提示:机体已获得免疫力,伴随干酪样坏死,试图杀灭破坏和杀灭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感染3周后的反应 基于Ⅳ型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 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杆菌的识别能力。当再次遇到少量的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导致浸润。约在48~72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节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病基本病变与机体免疫状态 病 变 特征 渗出为主 低 较强 多 强 增生为主 较强 较弱 少 较低 结核结节 坏死为主 低 强 多 强 干酪样坏死 机体免疫 免疫力 变态反应 结核杆菌 量 毒 力 浆液、纤维素炎 二、基本病理变化 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出现于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早期局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但很快被巨噬细胞所取代。 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 渗出物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或转变为以增生为主或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 当细菌量少,毒力较低或人体免役反应较强时,则发生 以增生为住的变化,形成结核结节。 镜下:由上皮样细胞、朗汗斯巨细胞、外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结核结节 Langhans巨细胞:体积很大,胞浆丰富,核数多。环状、马蹄形或密集在胞体的一端。 结核结节 肉眼:多个结核结节时可见,为灰白色,粟粒大小,境界清楚的病灶。结节内干酪样坏死多时呈现淡黄色 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在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时,以渗出为主或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均可继发干酪样坏死。 结核坏死灶由于含脂质较多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称为干酪样坏死。镜下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 大体特征:淡黄色,均匀细腻, 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称干酪样坏死。 三种病变往往同时存在而以某一种病变为主 可以相互转化 三、转归 1、转向愈合 吸收消散: 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经淋巴道吸收 X线为边缘模糊的云雾状阴影,直至消失 临床称为吸收好转期 云雾状阴影 纤维化,包裹钙化: 较大渗出性病变及较小的干酪样坏死可通过机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