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戏剧
问题意识
核心问题:
以莎士比亚戏剧和《堂吉诃德》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文学,是如何体现文艺复兴文学总体特色的?其现代意义何在?
分支问题:
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兴起的?
文艺复兴文学总体特色如何?
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的独特性何在?
莎士比亚悲剧的现代意义何在?
内容提要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发展;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时期及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
哈姆雷特形象的多重维度;
《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第一节 概述
文艺复兴是十四到十七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史称“文艺300年”。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中世纪文学发展的落后状况,开拓了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时期也是人之个性觉醒,从混沌到清醒的漫长历程。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
意大利民族的不安骚动的民族性情;
资本主义在欧洲(威尼斯、弗洛伦撒)的出现为先决条件;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带来社会心态、价值观的变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被重新发掘和阐释;
自然科学的发展改变和推波助澜;
Florence
米开朗琪罗:洛伦佐·特·乌尔比诺公爵墓
日
夜
暮
晨
最后的晚餐
二、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
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创造亚当》
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思想内容——反封建反教会主题;
创作方法——写实主义;
艺术风格——民族特色;
语言表述——民族语言;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随笔散文、短篇小说;
四、各国人文主义发展概况
就国族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主要发生在
意大利——彼特拉克、薄伽丘;
法国——蒙田;
西班牙——塞万提斯;
英国——莎士比亚;
就文学体裁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主要体现在:
小说——《堂吉诃德》;
戏剧——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羊泉村》;
散文——《散文集》;
(一)意大利:
彼特拉克《诗集》
卜伽丘《十日谈》
(二)法国:
七星诗社
拉伯雷《巨人传》
蒙田《随笔集》
(三)西班牙:
流浪汉小说 :
以主人公的流浪生活为线索,描写城市下层贫民生活为题材,
产生于16世纪的西班牙,一般为自传体;
多从下层人物角度去观察并讽刺某些社会现象,具有积极意义,对后世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癞子》
维伽
——《羊泉村》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与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概况
早期:
杰弗利·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繁盛期:
斯宾塞-《仙后》
培根- 《论说文集》
戏剧方面- “大学才子派”、托马斯·基德、本·琼生
一、14—17世纪的英国社会状况
资本主义萌芽与“圈地运动”
伊丽莎白女王执政时期(1558-1603):王权统治的全盛时代
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
?有着“文学皇帝”之誉的莎士比亚
二、莎士比亚的生平(1564-1616)
伊丽莎白和詹姆斯一世
在位时期
图为birthplace,
The globe
三、莎士比亚的创作
(一)无韵体诗剧37部、长诗2首、14行诗154首。
(二)分期
第一时期(1590-1600)——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基本形成。 ?
第二时期(1601—1607)——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深化。
第三时期(1608—1612)——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经历严峻考验。
(三)早期创作中的诗歌
两首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
《鲁克丽斯受辱记》
根据奥维德的作品写成,风格华丽纤巧
154首十四行诗(sonnets),
歌颂友谊、抒写爱情,
变彼特拉克的“4433”为“4442”
(四)历史剧
一生写了10部,有9部在第一个时期,1部在第三个时期
多数取材于《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
代表作:历史剧《亨利四世》
多线发展的结构:
亨利四世的放逐与篡位——哈尔太子的放浪与转变——福斯塔夫的出场与形象描写;
“福斯塔夫式背景”:
当封建主和国王在历史运动的前台展开斗争时,以福斯塔夫为核心的“非官方”分子在后台展开形形色色的活动(公路抢劫、政府搜捕、征兵骚扰、官吏勒索、工匠失业、酒店、妓馆寻欢作乐),构成极富时代特色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图画,给活动于历史前台的帝王将相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
喜剧角色福斯塔夫
双重性的典型人物:既保留贵族生活方式的寄生性,也散发出挣脱禁欲主义羁绊、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新气息。
“冒险家”贵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VIP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word全面版) .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讲培训).pptx VIP
- 监察法试题库完整.doc VIP
- 水稳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外墙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林草--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矿产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报告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