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5课北魏孝文.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课北魏孝文.ppt

北魏孝文帝 改革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上册 第 3 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 改革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宋、齐、梁、陈 南朝 北朝 历史连接: 导 言 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贵族为了各自的利 益,连年混战,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 加快了各民族的交融。崛起于北方的鲜卑族拓拔 部,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 独具慧眼,进行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民族 的融合。 朝代发展线索 东 汉 西 晋 北 魏 宋 齐 梁 陈 隋 自东晋灭亡以来,南北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 多的南北分裂时期之一,虽然它的形成使经济发展有 所停滞,但由于外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形成的黄河 流域民族大融合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中国北方。就是居住在嘎仙洞的拓跋鲜卑部落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鲜卑拓跋的改革相当成功,北魏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口剧增,国际交往频繁,一派东方大国强国的风貌。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 嘎仙洞为拓跋鲜卑祖先长期居住的石室。洞内的文化堆积最深达1.9米,出土有骨镞、石镞、陶器和打制石器,说明 洞内生活的鲜卑人过着以打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生活。 嘎仙洞的发现 拓跋鲜卑以前居住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附近的大鲜卑山,后向西南迁徙,到达今河套及大青山一带。拓跋力微首领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势力开始强盛,公元258年,东移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鲜卑部落都来归服。以拓跋部为首的部落联盟也瓦解了。公元386年,前秦政权灭亡,逃亡在外的拓跋圭乘机收集拓跋旧部,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大会诸部,即代王位,不久定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改称魏王,建魏国,史称北魏。 鲜卑的兴起: 北魏(386-534)建国之初,征服了不少部落,成为塞北地区的一个强大的政权。北魏的统治地区曾深入到晋、冀、豫等中原腹地。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拓跋圭即皇帝位,这就是北魏道武帝。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北魏政权后来发展成南北朝时期代表我国北方的一个封建王朝。 北魏的发展: 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的社会状况——民族矛盾激化 平城 洛阳 看一看:平城、洛阳的位置(注意与黄河的关系) 398年建都平城 493年迁都至洛阳 冯太后与孝文帝 关于均田制 均田制的实行及内容 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将国家 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则向政府交纳租 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农民的权利: 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公元471年,拓跋宏即位,称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于467年,卒于499年,他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歌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孝 文 帝: 孝文帝改革背景 鲜卑族的兴起: 四世纪后期. 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4、迁都洛阳(平城——洛阳) 1)迁都的原因 政治上:地处偏僻,政府难以控制中原,守旧势力强大,不利于改变落后面貌 经济上:气候寒冷,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需要 军事上:柔然逐渐强大,威胁北魏 文化上: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洛阳:地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心地位 原因 影响 北魏定都平城,那里出产的粮食不能满 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孝文帝 迁都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5、移风易俗 措施: 穿汉服 易汉姓 通汉婚 说汉话 改汉制 汉服俑 作用: (1)调和民族矛盾,有利于民族融合。 (2)有利于政治进步,巩固统治。 背景 改革措施 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 ① 年, 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 ②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