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及农业园区建设兰德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园区建设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五个方面32条) 最大的亮点九个字: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提 纲 一、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二、什么是现代农业园区? 三、怎样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农业现代化的五个核心指标:土地产出率(亩均效益)、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生态奉献率(一亩水稻田的降温作用抵得上125台5匹的空调) 世界的农业现代化  1、世界上现代农业的三种类型  ⑴劳动生产率最高型--美国平均每个农场耕种4000英亩,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8%,约为350万人,但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澳大利亚每个农民平均管理100头奶牛或4000只羊  加拿大面积仅次于俄罗斯、人口只有3000万,也走了和美国相似的路子。   ⑵土地产出率最高型--荷兰人多地少,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35人。荷兰人追求精耕细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这个60年前还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小国,已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花卉的出口更是雄居世界第一。   以色列地处中东,既缺水又少土,因此它比任何国家都注意土地和淡水的高效率使用。以色列节水农业世界第一,平均每立方水可产两三公斤粮食,是我国的两三倍。现在以色列不仅改变了粮食、蔬菜、水果长期依靠进口的状况,而且还能大量出口。专家说,若按以色列的土地生产率,地球可以多养活100亿人。   ⑶土地劳力适中型--法国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允许让一个子女继承;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必须退休,由国家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同时还辅以鼓励农村青年进厂做工的办法减少农民。几十年来,法国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还由国家出钱培训农民。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困扰法国上千年的小农经济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目前法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日本、韩国也都属于这一类型。    2、四个阶段 发展阶段 主要特征 农业占比 社会形态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90%以上 原始社会 传统农业 小农经济 90%-15% 农业社会 石油农业 化学肥料 15%以下 工业化初期 生态农业 生态环保 5%以下 工业化后期   3、五个特点 农业现代化都是在工业化、城市化之后实现的,至今还没有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都是在家庭农庄、农业园区内实现的,园区以外边边角角地方的农业也不是现代化的。 农业现代化都是通过政府补贴来实现的,越是发达国家农业比较效益越低,政府的补贴越多。 农业现代化都是通过社会化分工实现的,农场主和农业企业家是农业经营者,并非直接体力劳动者。 农业现代化都是优质高效、综合利用的,不仅利用动植物生长结果,而且利用动植物生长过程。 日本农村风光 韩国山村风光 美国农村图片 美国农村图片 美国农村图片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1、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在发展时间上,片面以为农业现代化可以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甚至超前,看不到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 在发展空间上,片面认为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地方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其实这是做不到,也是不经济的 在发展模式上,片面认为“既要有较高的土地生产率,又要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其实这二者不可能并存。中国农业现代化应当分别采用三种模式。  2、实践上的三大难题 资源禀赋--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并且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差异极大,不可能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也不可能同样推进一种农业现代化模式。 经济基础--我国刚进入工业化初期,尚未实现全面小康,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极大。因此,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全国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条件尚未具备。 体制机制--我国不仅农户经营规模小,而且承包的土地高度分散化、自然田块高度分割化、人地变动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大多数地方是抛荒半抛荒,在这样的经营体制下是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仅是生产力问题,更是生产关系问题。  3、操作上的三大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