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主要参考书:
高家武 主编,高分子材料近代测试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王富耻主编,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6 热重法
Thermogravimetry(TG)
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W=f(T或t)
TAS-100型热分析仪
16.1基本原理
在加热情况下称重
多本式热天平
现代热重仪的基本原理仍是热天平
热天平示意图
分类
根据测量质量变化的方法不同,热天平分为:
⑴零位法(零位式)
质量变化曲线——TG曲线(质量—温度、质量保留百分率—温度或失重百分率—温度)
微商热重法(DTG,质量变化率—温度或时间)
⑵变位法(偏斜式)
钙、锶、钡水合草酸盐的DTG曲线和TG曲线
(a)DTG曲线 b)TG曲线
16.2实验技术
16.2.1实验条件对TG的影响
1.升温速率
无机材料:10~20℃/min;有机和高分子材料:5~10℃/min
2.样品量
样品量少、粒度细、铺平
3.气氛(静态、动态)
真空
空气
二氧化碳
16.2实验技术
16.2.2仪器因素的影响
1.震动
办法:严格防震
2.浮力
办法:做空白实验(空载热重实验),画出校正曲线
3.挥发物冷凝
办法:使用较浅的试样皿
16.2实验技术
4.试样皿(坩锅)
试样皿的材质有玻璃、铝、陶瓷、石英、金属等,应注意试样皿对试样、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应是惰性的。如聚四氟乙烯类试样不能用陶瓷、玻璃和石英类试样皿,因相互间会形成挥发性碳化物。白金试样皿不适宜作含磷、硫或卤素的聚合物的试样皿,因白金对该类物质有加氢或脱氢活性。
16.2实验技术
16.2.3温度和称重的校准
1.温度
⑴采用标准物质的分解温度;
温度校准曲线,计算出相对误差。(草酸 Td=118℃)
⑵采用标准的铁磁性物质的居里点温度
16.2实验技术
16.2.3温度和称重的校准
2.称重
⑴零点校正
要求重复性好
⑵量程校正
以砝码为基准物进行
16.3应用
分解反应:
固-固反应:
气-固反应:
固或液转化为气:
注意
实际上的TG曲线并非是一些理想的平台和迅速下降的区间连续而成,常常在平台部分也有下降的趋势,可能原因有:
(1)这个化合物通过重结晶或用其它溶剂进行过处理,本身含有吸附水或溶剂,因此减重;
(2)高分子试样中的溶剂,未聚合的单体和低沸点的增塑剂的挥发等,也造成减重。
可用以下方法消除上述影响:
(1)无机化合物在较低温度下干燥,如采用硅胶、五氧化二磷干燥剂,把吸湿水去掉。
(2)可控温下的真空抽吸,把单体及低沸点的增塑剂、挥发物分离出来。
16.3应用
16.3.1材料热稳定性的评价
1.热重曲线直接比较法
采用同样的试验条件
比较开始失重的温度
PVC
PMMA
16.3.1材料热稳定性的评价
2.TG曲线关键温度表示法
一般习惯用温度来比较材料的热稳定性
⑴起始分解温度A
⑵外推起始(失重)温度B
⑶外推终止温度C
⑷终止温度D
⑸预定的失重百分数温度
⑹ISO法B’
⑺ASTM法B”
16.3.1材料热稳定性的评价
3.比较最大失重速率法
在比较热稳定性时,除了比较开始失重的温度外,还要比较失重速率。
测定TG曲线下降段的转折点温度,或微商热重分析曲线的峰顶温度,即最大失重速度点温度。
五水硫酸铜
五水硫酸铜的TG(a)和DTG(b)曲线
16.3.2组成的分析
1. 添加剂和杂质的分析
⑴挥发性的添加剂和杂质 W
在树脂分解之前已先逸出 ; W0
失重率的计算:
W1
16.3.2组成的分析
⑵无机填料
在树脂分解后仍然残留;
聚四氟乙烯的TG曲线
先在氮气中加热到600℃,
改通空气,继续加热到700℃
16.3.2组成的分析
2. 共聚物和共混物的组成分析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每摩尔乙酸乙烯单元释放
1mol乙酸
EPDM/NR共混物:用TG法研究共混物时,
则曲线上出现各组分的失重,且等于各组分纯
物质的失重与百分含量之积的叠加结果。
乙烯-醋酸乙烯酯的TG曲线
16.3.3热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可用DSC/DTA法;
热氧化诱导期(OIT):在恒定温度下,从通氧开始,直到TG曲线上发生增重之间的时间。
16.3.4高分子材料固化过程分析
酚醛树脂固化,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