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链接:/s/1ntr5UvZ 密码:gjwp
非常重要!
第八章 荒漠土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
张靖ZHANGJING@DLNU.EDU.CN
目录
第一节 我国荒漠土地的现状
第二节 沙化土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
第三节 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
第四节 荒山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
第五节 工矿废弃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设计
第六节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我国荒漠土地的现状
定义:荒芜土地是指覆被稀少的土地。
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日益加重,植被退化、土壤退化严重,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日趋下降。
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2004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1%。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5万H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HM2。
(例)晋陕蒙土地退化类型分布
1.1 水土流失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0万KM2,目前已发展到3.6×106KM2,每年流失表土50亿T。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CM厚的土壤层,一般需要300~400年的时间,而有的地区每年冲走厚约1CM的表土。
1.2 土地沙化
沙漠化:是指非沙漠地区出现的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原因:过度利用,植被破坏
截至2004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46%,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
土地沙化
1.3土壤盐渍化
全国耕地中盐碱化面积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4.75万KM2扩大到21世纪初的9.3万KM2,增加了50%。
由于局部地区忽视疏竣排水沟和排水设施的维护,致使次生盐碱化面积增加。
发生区域:东北松嫩草原、内蒙古西部、新疆、甘肃、青海等干旱荒漠区、绿洲边缘和大水漫灌改良草地。
产生原理:
土壤盐渍化(soil salinization)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1.4 草场退化
我国的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共400万KM2,居世界第二位。
人为因素:毁草开荒、超载滥牧、重用轻养;
自然因素:鼠虫害、降水减少等。
我国的草地资源破坏严重,牧草产量不稳,草场出现沙化、碱化现象。
1.5 土地退化,耕地锐减
土地退化是当前最受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之一,全球土地退化面积已从1984年的3.475×109HM2增加到目前的16.42×109HM2。
我国的耕地面积近年缩减明显。
城市建设占用耕地
第二节 沙化土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
2.1 沙化土地的演替
引起沙化的人为因素具有两重性,它既然能引起沙化,也必然能扼制沙化和恢复与重建沙化的土地。
沙地演化的自然顺序是由流动沙地逐渐生长植物变成半流动沙地,再由半流动沙地到半固定沙地到固定沙地。
人类活动正是从破坏固定沙地开始,经历了与自然发展顺序完全相反的过程
1.稳定的榆树-山杏森林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是温带亚湿润地区沙地自然环境与生物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的彼此相协调的稳定系统。
榆树-山杏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顺序:
2.天然次生林包围耕地阶段
这一阶段是人类在榆树-山杏森林生态系统中滥砍滥伐树木、开荒种地,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后形成的一种景观。
耕地呈小面积的斑块镶嵌在榆树-山杏森林生态系统中,引起微弱的风蚀,有轻度沙化的沙地出现。
3.天然次生林与耕地大致相等阶段
特点:耕地呈大的斑块镶嵌在榆树—山杏森林生态系统之中,变成榆树-山杏森林群落与耕地生态系统各占其半的景观格局。
随着沙化、耕地面积的增多,风侵程度由轻度风蚀,变为中度风蚀,风剥表土。
4.耕地包围林地阶段
景观演变为榆树-山杏森林生态系统呈大的斑块状镶嵌在耕地之中,耕地成为景观的基质。
在风口处,出现风蚀坑、风蚀槽、风蚀穴等风蚀地形,沙地发生重度风蚀。
5.耕地上散生孤树阶段
耕地上升为沙地景观的基质,若继续无节制地破坏沙地,则沙丘上耕地连片,而榆树-山杏群落消失,榆树、山杏在景观中仅呈孤立散生状分布在耕地边缘。
风蚀现象更强,沙地己演替为半流动沙地及流动沙地,属强度风蚀的沙地。
6.流动沙地
对沙地进一步破坏,沙地上的孤树基本消失,植被覆盖度降低,形成大面积的风积地形-流动沙地。
2.2 沙化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自然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
光、温等条件较好,
年降水量适宜,
沙地土壤水分有效性高,土壤的透水性好,
生产潜力较高。
2.沙地上长期存在的农林争地、农牧争地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
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在“以粮为纲”思想的指导下,农民在沙地上大面积地开垦农田,
畜牧部门主张在沙地上种草,
林业部门主张在沙地造林。
2.3沙化土地的生态工程设计
根据沙地本身的自然特点和对沙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设计以下几种较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pptx VIP
- 设计院电气专业面试常见问题汇总与标准答案.pdf VIP
- 2021年福建省福州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pdf VIP
- 化学-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营养与膳食.ppt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通史16.ppt VIP
- 车租赁代驾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