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
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
课堂小结
导入一
铜爵(酒器)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铜是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我们的祖先既用它制作工具从事生产,制作日常用具方便生活,还用它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写下世界青铜文化史上灿烂的篇章。
太阳形青铜器
(三星堆出土)
这种近似车轮的青铜器,经研究认为是古蜀太阳神崇拜的象征物。该器在圆凸中心及晕圈上各有一小孔作固定使用,估计是常设在宗庙的神器,钉挂在某种物体上以供祭祀者膜拜。
导入二
青铜器
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
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虽进入铁器时代,但青铜制作业仍很发达。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
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
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红陶炼铜坩锅(商代)
铸铜陶范(商代)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叁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周礼·考工记》
山西省侯马市青铜器铸造工厂遗址
司母戊鼎
司母戊铜鼎
(马槽鼎)
商朝后期。高133厘米、口径115.3×79.4厘米、底径100×72厘米,重832.84千克。
器腹内铸“司母戊”三字铭文,因此被断定是商王文丁祭祀其母戊时制作的青铜器。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有人估算,司母戊鼎这样的大型青铜器,如果使用红陶坩埚,至少需要70个同时熔化铜液,每个坩埚旁需要三四个人工作,这样就需要约250人。如果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输等,要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三百人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生产规模是很大的。
司母戊鼎铸造方法
庞大的司母戊鼎采用分铸法,即先用陶范铸造各部分,然后将其装配而成。
鼎耳部分分铸
器身铸造
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
食器
酒器
商代青铜器的种类
乐器
兵器
商代妇好墓
殷墟商王武丁宠妃妇好墓葬坑(复原状)
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
三联甗[yǎn]炊蒸器
铜鸮[xiāo]尊酒器
铜偶方彝
妇好壶
江西新干商朝墓葬遗址
江西省新干县商墓发掘现场
铜耜[sì]铜犁
青铜乳钉纹虎耳方鼎
青铜兽面纹豆
青铜兽面纹鹿耳四足甗[yǎn]
柱足兽面纹圆鼎
变体兽面纹銎钺
西周宣王时,陕西岐[qí]山出土。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7字,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周的青铜器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
利簋[guǐ]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45公斤。簋内有铭文4行32字,记述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藏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
天亡簋
(陕西岐[qí]山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4.2厘米,口径21厘米。簋内铭文8行78字,记述周武王灭商后举行大典,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上帝的事迹。
西周早期盛食器或礼器。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重4.35公斤。簋内铭文120余字,实存116字,记述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簋铭文是关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重要史料。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堇[jǐn]鼎
(1975年北京房山出土)
西周初年炊食器或礼器。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重41.5公斤。内壁铭文26字,大意是燕侯命堇去镐京向太保奉献礼品和太保赏贝给堇。太保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召公奭[shì],封于燕,因留朝中辅佐周王,由其儿子旨去封地为燕侯。
宜侯夨簋(zè guǐ)
(1954年在江苏丹徒出土)
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
商代的青铜造型艺术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
商代。盛酒器。1938年在湖南省宁乡县月山铺出土(姜景舒挖土时发现)。
尊高58.3厘米,口每边长52.4厘米,重34.5公斤。
尊身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工艺高超,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
酗[xù]亚方尊
豕[shǐ]尊
象尊
司母辛觥[gōng]
铜人头像
铜兽面具
金面铜人头像
商代青铜器上的饰纹
虎纹
饕餮[tāo tiè]纹
夔[kuí]龙纹
云纹/雷纹
商代以后的青铜艺术
青铜错金龙纹豆(春秋时期)
青铜兽耳尊(春秋时期)
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郑国大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