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变化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变化分析

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变化分析 中国历史时期除了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外,文化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在传统社会里,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相关联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 ???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其标志之一是:随着科举制度改革的逐渐完善、文化的日益普及、学校的兴盛发达,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各种类型的人才。其中,无疑包括所谓“经世致用”的政治人才。《宋史.选举志》一说:宋代“三百余年,元臣硕辅,鸿博之儒,清强之吏,皆自此出,得人为最盛焉。”南北宋之际的叶萝得也说:“本朝以科举取士,得人为最盛。” ?? 北宋人才的兴盛,绝不是偶然出现的。它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北宋王朝政治的需要对它的促进作用。太祖赵匡胤建国以后,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军人跋扈的教训,对将帅的权力采取了种种削落和限制的政策措施,确立了文官治国的体制。选拔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官吏,对科举取士制度逐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次,是彻底打破了唐代门第的限制,把科举的大门平等地向几乎整个知识阶层敞开。由于科举取士向整个知识阶层敞开了门户,因此读书求仕的人越来越多,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然后,随着北宋经济的高涨,办学之风日益兴盛,也为北宋王朝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 ?? 在北宋全盛时,文化中心在洛阳和汴京之间的轴线上。文化的中心是创造文化的人,而人又是环境的产物。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生长出不同数量和类型的人才。宋人明确认识到了这一法则。如: ?? 程颢:“西北东南,人才不同。” ?? 谢采伯:“北方人物、果蔬,长大便自与江南不同。” 人才的产生受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以及家族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与上述要素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人才分布密集的地方,文化必定发达。因此,人才的多寡是衡量某一地区文化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了解各地人才地理的分布,可以揭示某一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人才包括不同的类型:政治人才(宰相、官员)、科技人才、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等,这里就从政治人才和科技人才作一简单分析。 ?? 关于宋代官员的地域分布,曾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其统计资料如下: ? 地区 数 时 类 代 开 封府 京西路 京东路 河北路 河东路 陕西路 淮南路 两浙路 江 东 路 江西路 湖南路 湖北路 福建路 广东路 广西路 成都路 梓州路 利州路 夑 州路 北方某地 南方某地 不祥地 北宋前期 (太祖太宗真宗三朝) 文臣 13 19 31 46 7 17 2 5 7 3 ? 1 11 1 1 6 1 4 ? ? ? ? 武臣 14 14 6 57 43 6 2 ? 2 ? ? ? 1 ? ? 3 ? ? ? 5 1 2 北宋中期 (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文臣 23 49 63 45 2 18 28 40 15 19 4 5 20 2 ? 14 2 3 ? 1 ? 2 武臣 25 7 6 14 14 7 2 ? 1 ? ? ? ? ? ? ? ? ? ? 1 ? ? 北宋后期 (哲宗徽宗钦宗三朝) 文臣 22 25 16 21 ? 15 23 55 10 26 1 4 35 ? ? 20 ? 1 ? ? 2 ? 武 臣 5 2 1 1 3 10 1 ? 1 ? ? ? ? ? ? ? ? ? ? ? ? ? 南宋前期 (高宗孝宗光宗三朝) 文臣 5 6 14 5 ? 3 16 68 16 19 ? ? 26 1 1 12 7 ? ? ? ? 1 武 臣 ? 1 2 6 3 15 ? ? ? 1 ? ? 1 ? ? 1 ? 1 ? ? ? 1 南宋后期 (宁宗以降) ? 文臣 ? 2 ? 1 ? ? 5 80 23 25 7 1 30 1 ? 18 9 ? 1 ? ? 6 武臣 ? 4 1 ? ? 3 1 2 ? ? 1 ? ? ? ? ? ? ? ? ? ? 1 北宋 ? 总数 文臣 58 93 110 112 9 50 53 100 32 48 5 10 66 3 1 40 3 8 0 1 2 2 武臣 44 23 13 72 60 23 5 0 4 0 0 0 1 0 0 3 0 0 0 6 1 2 南宋 ? 总数 文臣 5 8 14 6 0 3 21 148 39 44 7 1 56 2 1 30 16 0 1 0 0 7 武臣 0 5 3 6 3 18 1 2 0 1 1 0 1 0 0 1 0 1 0 0 0 2 ? ? 总数 ? 文臣 63 101 124 118 9 53 74 248 71 92 12 11 122 5 2 70 19 8 1 1 2 9 武臣 44 28 16 78 63 41 6 2 4 1 1 0 2 0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