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副本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二: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车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新时代! 画面三: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范进中举发疯啦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士子范进因中举登科而大发神经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开始关注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开辟市场” 洋纱 “纺”与“织”分离 洋布 “织”与“耕”分离 并非 “男耕女织” 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 生丝 1840年前 5000 5000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单位:吨/年平均 材料: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 2、“掠夺原料” 农产品商品化 并非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图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什么经济形式?图二所示 现象的大量出现对这种经济形式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棉 织品及棉花进出口的变化情况。 经济形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影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变化。 情况:棉纱进口大幅度增加;棉布进口增幅不大,趋于平衡;棉花出口大幅度增加。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期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每包 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原因:①西方国家先进纺纱技术,使其棉纱价格低廉,得以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倾销,使棉纱的进口量急剧增加;②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和对棉花的需求的增加,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1)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2、表现: “纺” 与 ”织”分离    ”织”与”耕”分离 3、 影响 c. 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a.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瓦解着自然经济 19世纪中叶的中国让统治者感到的是一种近乎窒息的危机。遍布全国的叛乱让政府军疲于奔命,列强的军队攻入神秘的京城则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3.主张、目的: 1.背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外患); b.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内忧); c.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形成洋务派;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魏源) 2.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二、洋务运动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4.指导思想(宗旨): “中体西用”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 内忧外患的窘境。 二、洋务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