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Caring for Children with Nutritional Disorders
目 录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儿童单纯性肥胖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微量元素障碍
1
2
3
4
5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
定义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能量和(或)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不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而导致自身组织消耗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分为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水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及消瘦-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
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1990-2002)
低体重率 % 生长迟缓率%
地区 城市 农村 全国 城市 农村 全国
1990 8.0 22.6 20.0 9.4 41.4 35.0
1995 4.6 17.8 14.4 8.9 39.1 31.6
1998 2.7 12.6 9.6 4.1 22.6 16.7
2000 3.4 13.8 11.4 2.9 20.3 16.0
2002 3.1 9.3 7.8 4.9 17.3 14.3
中国1990-2002年营养状况的变化
来源:1990,1995,1998,2000年-中国食物营养监测
2002年-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均下降50%以上。
营养不良发生的高峰年龄是2岁以下
长期摄入不足
母乳量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
人工喂养时奶粉稀释过度、不合理
骤然断乳后辅食添加婴儿不适应
长期供给单一淀粉类食品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偏食
消化吸收障碍
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异常
病 因
需要量增多
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恢复期
生长发育快速阶段
消耗量过大
糖尿病、大量蛋白尿、发热性疾病、甲亢、恶性肿瘤
先天性不足:双胎、早产等
→负氮平衡→总蛋白↓→胶体渗透压
→水肿
蛋白质不足
病理、生理改变
白蛋白↓酶功能↓
→代谢低下
Ig↓→免疫低下
糖类:摄入不足/消耗过多→→能量不足 →→
糖原消耗→→低血糖
水盐代谢:相对总水量↑→→水电解质紊乱
脂肪消耗→→血胆固醇↓→→肝细胞营养不良
→→肝脏脂肪浸润、变性
→→细胞内K+到细胞外
↓
低渗状态
↓
肾浓缩功能↓
↓
尿量↑比重↓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体温偏低
热能摄入不足
皮下脂肪菲薄,散热快
耗氧量低、心率慢、周围循环不良
各系统功能低下
抑制与烦闹不安
血压下降,脉细弱
便秘或腹泻、纳差
胸腺、淋巴组织萎缩,Ig↓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病理生理
各系统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各种感染
食欲不振、腹泻
多尿、低比重尿
血压下降、脉弱、肢凉
表情淡漠、学习困难、智力低下
饮食不当
疾病因素
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
脂肪消耗
糖原累积不足
水肿
细胞外液容量增加
肝脂肪浸润及变性
消瘦
低血糖
低渗性脱水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皮下脂肪减少、近消失
体重减轻
并发症
贫血
维生素缺乏
营养不良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病因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新陈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
先体重不增,后体重下降,甚至皮下脂肪消失(消失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皮肤干燥,肌张力减低,肌肉萎缩
精神萎靡,反应差
食欲低下,腹泻、便秘交替
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如心功能异常等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 并发症
营养不良性贫血
维生素的缺乏,以VitA、VitD为常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