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病人的消化道粘膜损伤 及其防治
淄市第一医院ICU 杜金云
定义
应激性消化道粘膜损伤(stress-related mucosal injury)是严重创伤、感染、败血症、休克、烧伤、大手术、中枢性系统损伤、梗阻性黄疸、心肺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重症导致胃、十二指肠急性表浅性粘膜的充血、糜烂,较深的粘膜损伤称为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
病灶有4大特点:①是急性病变,在应激情况下产生;②是多发性的;③病变散布在胃体及胃底含壁细胞的泌酸部位,胃窦部甚为少见,仅在病情发展或恶化时才偶尔累及胃窦部;④一般不伴高胃酸分泌。
胃粘膜的保护机制(一)
在黏膜表面遍布为数众多的胃小凹
每个小凹内有胃腺的开口,胃腺的腺上皮由壁细胞分泌胃酸,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靠近瓶颈部的杯状细胞分泌黏液
胃粘膜的保护机制胃粘液屏障
杯状细胞分泌黏液
胶冻样 紧贴于胃粘膜表面 几乎不流动
H+在其内扩散速度极慢
是胃粘膜第一道屏障
胃粘膜的保护机胃粘膜屏障(二)
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由脂蛋白组成 H+不能自由进入细胞内
上皮细胞间连接紧密H+不能进入细胞间
是第二道屏障
胃粘膜的保护机(三)
在小凹与小凹之间为表层上皮细胞,这种细胞内富含碳酸酶,能产生HCO3-,所以胃黏膜同时存在泌酸和抗酸的机制以起到自家保护的作用。
胃粘膜的保护机前列腺素(四)
胃黏膜各种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增加黏膜HCO3-和黏液的分泌,防止H+逆行扩散。
胃粘膜的保护机新生上皮细胞更新(五)
胃小凹基底的新生上皮细胞移行至黏膜表面进行更新,得每3天置换1次。是个耗能过程,保证其功能的必要条件是胃黏膜血流。
发病机制概述
胃粘膜血流不足,粘膜细胞代谢受阻,是导致粘膜腐蚀,糜烂的主要因素。
胃酸的存在是粘膜损害的促进因子。
发病机制胃黏膜屏障的损伤
是发病的必要条件
发病机制
任何影响胃壁血流的因素都会削弱胃黏膜屏障。大手术、严重创伤、全身性感染等应激状态,特别是休克引起的低血流灌注,均能减少胃壁的血流
发病机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胃是应激状态下最为敏感的器官,情绪,紧张和焦虑,交感神经兴奋
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蠕动 血管收缩 胃黏膜糜烂。
发病机制
将大鼠绑扎在木板上或放置于与其体积相同的铁网笼子内,放入4℃的冰箱内,或将大鼠颈胸以下浸入冷水中,2h 后胃黏膜即出现糜烂及出血。
发病机制胃酸和H+的作用
胃酸和H+一直被认为是溃疡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胃酸增多显然能加重胃黏膜防卫系统的负荷,但SU时胃酸一般不高,甚至减少
发病机制
胃黏膜屏障受损,H+浓度虽不高,仍可逆行扩散,产生急性胃黏膜损害。
H+可促使组织胺释放,刺激胆碱能神经,造成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增多,
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阻滞黏膜表面上皮细胞HCO3-的产生
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
自1983年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黏膜上培养出,Hp能产生使粘多糖聚合物分解的酶,破坏覆盖黏膜表面的黏液层
发病机制胆盐的作用
胃次全切除术后的重建成胆肠间的短路,或者是腹胀导致功能性胆汁反流。常常是器质性和功能性原因均存在
胆盐被认为是除阿司匹林和酒精以外造成胃黏膜损害排行第3位的物质。
病理改变
几小时 胃粘膜苍白、水肿、散在红色瘀斑、上皮细胞脱落、粘膜下血管充血
24-48小时胃体粘膜可见直径1-2CM糜烂,局限性出血和凝固性坏死
继续恶化 糜烂面融合 形成溃疡 深达肌层 腐蚀血管 大出血
病理改变
如应激改善
3-4天 开始愈合
10-14天痊愈
病理改变
根据胃黏膜损害的深度分为糜烂和溃疡。糜烂指表浅的病变,其深度不越过上皮层的基底膜
急性溃疡很少越过肌层,而慢性溃疡则可侵及浆膜下及浆膜。糜烂因病变浅层,很少有出血,急性溃疡波及黏膜下及肌层,如侵犯溃疡中裸露的血管则可造成大出血。
诊断病史
有创伤、感染、败血症、休克烧伤、大手术、中枢性系统损伤、梗阻性黄疸、心肺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手术后等病史。
粘膜损伤易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① 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②凝血功能障碍;③低血压;④severe sepsis;⑤多发外伤;⑥严重的颅脑损伤;⑦烧伤大于体表面积30%;⑧肾功能衰竭或肝功能衰竭。
诊断临床表现
轻型无明显胃肠道症状,
重症病人出现呕血或排柏油样大便,
反复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贫血。
如溃疡发生穿孔,可有腹膜炎表现。
由于本病常见继发于重症或大手术后,易被原发病掩盖症状而被忽视。
诊断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红蛋白下降,血细胞比容下降。
2.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诊断
1.纤维胃镜检查 有特殊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飞利浦(PHILIPS)BTD2339 93 入门指南.pdf
- 设备管理工作总结汇报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三角形 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pptx VIP
- TCEEIA 593:2022 工业机器人耐久性测试方法.pdf VIP
- 小学音乐《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章莉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348.pptx VIP
- 2024秋季九年级英语教学计划(4篇).doc VIP
- 墩柱施工操作平台相关计算.docx VIP
- 岛津lc2030c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指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