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作文序列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中作文序列训练

青岛九中高考作文序列训练讲义 高考大纲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 审题符合题意,立意符合文体 【考点透析】 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具体地说,作文的审题,就是要求考生能对作文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全面的审读,准确的理解,不偏不漏按要求作文。审题中不经意的任何一处疏漏或偏误,都会造成偏离题意甚而背离题意。 高考作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情景材料;(2)标题或话题;(3)要求和注意事项。 由于命题形式的不同,文题中有时可能不出现情景材料,或不直接出示标题或话题,但一般都会在试题中说明写作要求。 根据考纲,基础等级的一至二条要求是: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符合题意”主要是指考生确立的文章中心、选取的材料、切入的角度都要符合题意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就是指考生写作的文章体裁必须在题目指定的文体之内。即使是话题作文自选文体,考生的行文也必须符合自己所选文体的行文要求,切记不能写成四不像。“符合题意”与“符合文体要求”实际上属于审题的范畴。 【训练重点】训练学生审题和分析题意的能力,选择适当的立意角度。 【方法导引】 一、考题评点 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题型特点如下: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材料作文 1999年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作文 2000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 2001年 《诚信》话题作文 2002年 《心灵的选择》话题作文 2003年 《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话题作文 2004年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Ⅰ卷)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Ⅱ卷)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Ⅲ卷)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Ⅳ卷) 以上四套全国卷皆属话题作文。 2005年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Ⅰ卷) 《位置与价值》(Ⅱ卷) 《铭记与忘记》(Ⅲ卷) 以上几套全国卷也属话题作文 2006年 阅读下面这首诗《星 星》,根据要求作文,属材料作文,但比较开放。 综观近九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基本是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命题,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题引、话题、要求四部分组成。材料或提示语(话引)用来引出话题,话题提供写作范围,话框是对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失误类型分析 高考作文审题失误的主要表现: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题目要求中的一两个词,而不顾及其他。如2000年高考题,有不少同学只抓住了“丰富多彩”这一个词,认为只要是一个问题有多种不同认识都可以写,结果造成离题,导致严重失分。2002年高考题,有很多同学只关注“选择”一词,而忽视了重要的限制词语“心灵”,没有写出选择面前思想或情感的矛盾、斗争或触动,也属于严重的跑题。 2.误解话题中的概念。如2001年的“诚信”被拆成“诚实”“诚恳”“真诚与信任”“真诚与自信”等;2003年“感情亲疏”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亲密程度,理解为“感情冲动”、“感情波动”、“感情交流”都是错误的;“对事物的认识”即对客观事物作出认识判断,理解为“决定”、“事实”、“认同”也是错误的。 3.忽视二者的关系,只谈一方面。如2003年高考题要扣紧“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之间的关系来行文,可以有所侧重,但只写“感情亲疏”,或者只写“对事物的认知”,评卷中都被视为偏离。2004年高考题(Ⅱ卷),不论如何立意,表述不能太绝对,而要力求客观、周密,就是说,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全盘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盘否定前者。 4.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不分。近几年的话题作文中,有一部分考生或从话题材料中任意提炼一个观点作文,或仅仅将话题材料作些扩展、改写,或无视话题的范围布局谋篇。这些重材料,而轻话题的做法是审题的严重偏差。例如2006年山东高考回归材料作文。虽然还是富有文化个性的寓意作文,但和05年的寓言故事比起来,06年的诗歌更难理解和把握。2005年的“双赢的智慧”是一篇标准的话题作文,把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理置于现代生活场景之中,规范明确可操作性强。而2006年的诗歌语言含蓄,意义蕴藉,感情强烈,且没有明确的引导语来表明命题者的意图,加上考生平时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