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 认知冲突法 角色扮演 第07章 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研究 陆小英 rabbit_lu@163.com Outline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诞生——阿姆斯特丹等人的点红实验 第二节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实验 第三节 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实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实验 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是道德研究最重要的方面,得到很多比较成熟的成果。最成功的研究来自于皮亚杰及其影响下的科尔伯格等人。 第二节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实验 一切的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 ——皮亚杰 研究内容 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使用 对撒谎和说真话的认识 对权威的认识 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使用 理解和使用 研究被试:20名4~12、13岁 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法(谈话法) 研究结果:规则的理解 规则的执行 规则理解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规则还不是有遵守义务的运动规则 第二阶段:以片面的尊重为基础的强制性的规则 第三阶段:规则成为彼此同意的合理的规则 示例:5岁男孩谈话的记录 问:你是怎么懂得这些规则的?? 答:当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哥哥指点给我的。是我的爸爸指点给我哥哥的。? 问:你的爸爸是怎么懂得的(规则)? 答:我爸爸是自己懂得的。没有人告诉他。 问:告诉我,是你的爸爸先出生还是你的爷爷先出生? 答:我的爸爸是在我的爷爷之前出生的。 问:谁发明了玩弹子的游戏? 答:是我爸爸。 规则执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单纯的个人运动规则阶段 第二阶段:以自我为中心向大龄儿童模仿的阶段 第三阶段:初期协作阶段 第四阶段:规则确定化阶段 儿童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 研究方法:对偶故事 研究结果:动机vs.结果 示例:对偶故事法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十五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到托盘,结果15只杯子撞碎了。 B.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柜里拿出一些果酱,但是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他试图取果酱时,碰到了一只杯子,结果杯子掉下来打碎了。 请判断故事中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这两个孩子中,哪个更坏些?为什么? 示例:对偶故事法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他拿着他父亲的钢笔玩。后来,他把桌布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一天,他想帮爸爸把墨水瓶灌满,这样他爸爸回来就可以用了。但在打开即将空了的瓶子时,他把桌布上弄上了一块墨水渍。 请判断故事中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这两个孩子中,哪个更坏些?为什么? 示例:7岁女孩的谈话记录 问:哪一个坏些?? 答:弄一大块墨水污点在桌布上的那个孩子。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污点大。 ?问:为什么他弄脏了一大块? ?答:因为要帮助别人。 ?问:为什么另外一个孩子弄脏了一小块? ?答:因为他常常摸摸东西,他弄脏了一小块。 ?问:那么他们两个人谁坏些? ?答:弄脏了一大块的那个孩子。 过失判断 年幼儿童根据客观责任作判断,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根据主观责任判断出现稍迟,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两种道德判断在儿童身上有一个重叠阶段,主观责任的判断逐渐取代客观责任判断而居于支配地位——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 儿童关于公正观念的研究 年龄 特征 7岁 服从 10岁 平等 13岁 公正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 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 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 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以后) 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 集中于自我时期(1.5-2岁) 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7岁) 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 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 评定行为是非时抱极端的态度; 判断行为的好坏根据结果而非主观动机; 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 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以后) 认为规则和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和改变; 根据结果和行为动机判断行为; 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较高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 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 道德认识不成熟的原因 自我中心 实在论 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 同伴交往 促进认知发展 第三节 柯尔伯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售后服务体系、流程及售后保障措施.docx VIP
- 北师版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一课翻开新的一页开启新学期课.pptx VIP
- 注塑生产排程月计划(ASDJS)自动排程.xls VIP
- QCT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pdf VIP
- 《影视后期合成》教案全套项目1--11 初识After Effects--渲染输出.docx VIP
- SAP物料分类账操作详解(S4系统).doc VIP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五入法试商的除法》PPT课件.pptx VIP
- 云南硅pu篮球场施工方案.docx VIP
- 学生牛奶糕点配送项目供货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课件中国现代文学史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