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制动鼓与摩擦片接触不良,闸瓦变形或制动鼓圆度超过0.5mm以上,导致片与鼓接触不良,制动摩擦力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搪削或校整修复。制动鼓搪削后的直径不得大于220mm,否则应予更换新件。 5、制动摩擦片被油垢污染或浸水潮湿,摩撩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维护时拆下摩擦片用汽油清洗,并用喷灯加热烘烤,使渗人片中的油渗出来;渗油严重时更换新片。对于浸水的摩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摩擦系数即可。 6、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或其它件)损坏,制动管路建立不起必要的内压,而且油液漏渗,而制动不良。应应及时分解分解拆检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更换磨蚀损坏部件。 二、制动单边 1、同轴左右两边制动器制动时间不一致,大多是两边制动器制动间隙不均或接触面积差异所引起。遇此现象,可按规定重新调校前后轮制动间隙,必要时修磨摩擦片,使前轮先于后轮制动。 2、同轴两边制动器的制动力各异,致使车轮转速不同,直线行驶的距离也就不相等‘从而造成制动单边。这通常为某边制动分泵漏油、制动摩擦片严重油污、摩擦系数出现差异或左右轮胎气压不等而引起。可用汽油清洗摩擦片,调整轮胎气压、修复渗漏处,分别予以排除。 3、汽车不踩制动就自动滑行到一侧。这多为一侧前悬架变形;前悬架车身底板变形;前悬架螺旋弹簧弹力严重下降;车架等有关部位在汽车制动时相互干涉或不协调所致。遇上述情况、查明原因之后予以修复。 4、制动时车轮自动向一边跑偏。这主要是两边制动鼓与摩擦片工作表面粗糙度不同,或一侧制动管路进空气或接头堵塞等引起。应分别查载根源、予以修复。 5、左、右轮胎气压不均造成跑偏。左右轮胎充气必须一致,否则两边车轮的实际转动半径不同,行驶的直线距离不等而出现侧滑,必须按规定的标准给各轮胎充气。 6、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车轮定位失准及左右轮胎磨损不同,路面对左右车轮的阻力差也会造咸跑偏侧滑。遇此情况,载准原因之后分别按规定予以调校或换件。 制 动 跑 偏 现 象 三、制动噪音 1、制动鼓失圆,其圆度误差超过0.5mm。制动鼓工作面变形(椭圆),制动时片与鼓贴合瞬间,便发生碰撞,同时发出尖锐的撞击响声。维护时拆下制动鼓按规范标准进行搪削,并需平衡性能校验,不平衡量控制在200g.cm之内。 2、制动摩擦片表面太光滑、摩擦系数小、而制动压力大时,光滑的表面滑磨时便产生摩擦噪声,或在摩擦副之间塞进了异物挤压摩擦表面,由此也会出现摩擦噪音。维修时拆下制动鼓、清除异物,并且粗砂纸打磨摩擦片,并使之配合副接触面积达70%以上即可。 3、制动摩擦片严重磨损,表面出现沟槽及不规则形状,制动时不能完全有效地和制动鼓贴合、或制动支撑板变形、破坏了鼓与片的同轴度,局部摩擦、碰撞而出现噪声。维修时,更换摩擦片、校正制动支撑板。 4、前轮轴承损坏、滚道和滚珠表面出现麻坑、沟槽、甚至碎裂,行驶中制动就会出现异响。更换前轮轴承,即可消除此噪音。 摩擦片上的硬化点 四、制动拖滞引起的制动鼓发热 1、制动间隙过小、踏板自由行程过小,当放松制动踏板时,制动力没有完全解除,使得摩擦副长时间处于摩擦状态;起步困难、行驶无力、用手抚摸轮鼓表面感到烫手。遇此情况应按规范重新调整制动间隙即可。 2、制动手柄没完全放开,其原因调整不当或操作上的疏忽,致使摩擦副长时间处于摩擦状态而发热,必要时按规范进行调整。 3、制动产生的热量使回位弹簧受热变形、弹力下降或消失、不能保证制动摩擦片总成及时回位,便不能及时彻底解除制动而制动鼓发热。应检修或更换回位弹簧即可消除故障。 五、驻车制动器失灵 常见拉索或外套锈蚀、牵引弹簧折断、脱落或弹性消失,致使驻车制动操纵拉索或制动拉索在其外套内拉动不灵活,由此手制动松不开而工作失效。应检查制动操纵拉索和制动系统部件表面有无损伤,手柄操纵动作是否灵活,无卡滞现象;拉索连接头和固定部位是否松动损坏,必要时修复或换件。 检修时对拉索加注润滑脂进行润滑或更换损坏件,重新按修理规范调整制动手柄转动量。用196N力作用于驻车制动手柄上,向上拉起手柄齿板移动5~7个齿,即可完全制动驻车为正常手柄行程;若齿板移动超过7齿以上,则表明制动间隙过大或拉索伸长,应重新进行调整。 为保证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须保证前、后轴间有合适的抱死次序和合理的制动力分配。 当车轮抱死滑移时,车轮与路面间的侧向力(垂直于车轮平面方向上的)附着完全消失,即路面对车轮的侧向力反向为零。 六、制动力调节装置 后轮抱死时,不能承受侧向力,欲平衡侧向干扰力FY,只能由前轮来承担,FY1相应的力矩使车轮绕轴线旋转,有使β增大,车辆回转趋势增加,处于不稳定状态(甩尾)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