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7第八章配位化合物xn研讨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② 影响因素 A. 内因:电荷、半径、电子层结构。 B. 外因:酸度、副反应等。 B. 过渡元素、稀土元素、Al3+的配合物稳 定性较高,其lgKMY=15~19。 C. 三价、四价金属离子和Hg2+的配合物稳 定性很高,其lgKMY>20。 2) 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1) 酸效应系数αY(H)(滴定剂Y的副反应系数) M + Y = MY +H+ -H+ ? HY、H2Y···H6Y [Y′]:未与M配位的滴定剂的各物种的总浓度 [Y]:游离的滴定剂平衡浓度 例:计算0.01mol·L-1EDTA溶液于pH=5.0时的酸效应系数αY(H)和[Y]。 解:EDTA的Ka1~Ka6分别为 10-0.9, 10-1.6, 10-2.0, 10-2.67, 10-6.16, 10-10.26; 累积质子化常数β1~β6分别为 1010.26, 1016.42, 1019.09, 1021.09, 1022.69, 1023.56. pH=5.0时, [H+] = 10-5 mol·L-1。 [Y]=[Y′]/ αY(H) = 0.01/106.45 = 2.5×10-9 mol·L-1 pH≥12, αY(H) =1, [Y] = [Y′],无酸效应 =1+1010.26-5+1016.42-10+1019.09-15+1021.09-20 +1022.69-25 + 1023.56-30 =106.45 不同pH条件下,EDTA酸效应系数见P407 附录 (2)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系数αM A. 其它配位剂的配位效应 B. 水解效应 如同时考虑两种情况 αM=αM(L)+αM(OH)-1?αM(L)+αM(OH) 例:计算pH=10时, [NH3]=0.1mol·L-1 时的αZn值。 解:Zn(NH3)42+的lgβ1~lgβ4分别为2.37、4.81、7.31、9.46 =1+102.37-1+104.81-2+107.31-3+109.46-4 =105.1 查附录, pH=10时,lg αZn(OH)=2.4 αZn =αZn(NH3)42++αZn(OH) =105.1+102.4=105.1 (3) 配合物MY的副反应系数αMY 酸度较高时: MY+H = MHY 碱度较高时: 一般在计算时可忽略αMY (3)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多数情况下: 例:计算pH=2.00和pH=5.00时,ZnY的条件稳定常数。 解:查表得,lgKZnY=16.50 pH=2.00、5.00时,lgαY(H)=13.51、6.45 pH=2.00时,lgKZnY′=16.50-13.51=2.99 pH=5.00时,lgKZnY′=16.50-6.45=10.05 Fe(CN)63- Fe3+ 3d5 4s0 4p0 正八面体构型 d2sp3杂化 与6个CN-成键 CN- Fe(CN)63- 内轨型 在CN-影响下电子重排 中心离子价电子层结构是影响外轨型或内轨型配离子形成的主要因素: ① 中心离子内层d 轨道已经全满,只能形成外轨型 ② 中心离子本身具有空的内层d轨道,一般倾向于形成内轨型配离子 ③ 若中心离子内层d轨道未完全充满,则既可形成外轨型配离子,又可形成内轨型配离子,这时配体成为主要因素: F -、H2O、OH - →外轨型 CO、CN - →内轨型 内外轨型配离子的某些差异 ①离解程度 内轨型配离子比外轨型配离子更稳定, 离解程度小。 ②磁性 物质的磁性的大小可用磁矩μ来表示, 它与所含成单电子数n的近似关系如下: 称为Bohr(玻尔)磁子,是磁矩单位. ③氧化还原稳定性 内轨型[Co(CN)6]4-易被氧化成[Co(CN)6]3- .因Co2+受CN-影响, 3d轨道上电子被激发到5s轨道,此电子易失去。 一般用磁性实验来判断化合物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即形成外轨型配合物时磁矩不变,形成内轨型配合物时磁矩发生改变 8.4.2 晶体场理论(不要求) 8.5 配位平衡 1.配位平衡常数 1)稳定常数(stability constant) 同类型配离子可用 比较稳定性。 8.5.1 配位解离平衡和平衡常数 2) 不稳定常数(instability constant) 配离子的生成或离解是逐级进行的。 3) 逐级稳定常数(stepwise stability constant ) M+L?ML ML+L?ML2 MLn-1+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考英语全程复习课件:(必修1)Unit 4 Earthquakes研讨.ppt
- (人教版)选修3-1物理:2.6《电阻定律》ppt课件研讨.ppt
- (好)【化学】1.1 原子结构(人教版选修3)课件研讨.ppt
- (教师参考)高中化学 2.1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研讨.ppt
- (新)初中化学试卷的研制研讨.ppt
- (正是上课)硝酸钾晶体的制备研讨.ppt
- (比赛用)多用电表的原理--课件研讨.ppt
- (粤教版)选修3-3:第三章 热力学基础 第三、四节 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课件(共12张PPT)研讨.ppt
- (牛晓飞)电线电缆培训课件研讨.ppt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比例的基本性质_3研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