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2.5《听颖师弹琴》.ppt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赏读: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肯随声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韩愈(768—824),字退之,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写了听琴的感受。颖师是当时善于弹琴的和尚。 2.写作背景 《听颖师弹琴》: 3.审美视窗 冒死进谏的韩愈 长安附近的凤翔,有法门寺,法门寺中有座护国真身塔,塔中珍藏了释迦牟尼的手指骨一节,传说这个宝贝三十年开启一次,每次开启会保佑庄稼收成好,人民幸福和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皇帝让太监某某率三十个人,去迎接佛骨,要在皇宫中保留三天,再送到各个寺院。无论是大臣还是老百姓们,都跑去施舍,唯恐落在后面,老百姓就有因此而导致破产的,韩愈一向不喜欢佛教,于是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 宪宗看了这篇文章十分生气,出示给大臣们看,将要严厉处置韩愈。裴度和崔群说:韩愈虽然让您生气,应该判罪,但也是因为他内心很诚恳,不怕被您处置,否则他干嘛这么吃力不讨好?请宽恕他以显示您的大度,这样会鼓励其他上书言事的人。皇帝说,作为臣子如此狂妄,不能原谅!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把韩愈贬官为潮州刺史。 nì jī dì huáng jiū jù 预习作业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这里形容琴声高亢激越 登 有余 懂得 急忙 流泪的样子 擅长 通“毋”,不要 ①浮云柳絮无根蒂,______________。 ②推手遽止之,______________。 3.积累名句 天地阔远随飞扬 湿衣泪滂滂 4.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字________,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郡望昌黎,人称________,死后谥文,后世又称________。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不凡的地位,为“___________”之一,有《___________》。 退之 韩昌黎 韩文公 唐宋八大家 昌黎先生集 听颖师弹琴 5.文白对照 段解:以上十句,连用贴切生动的比喻,把飘忽多变的乐声转化为绘神绘色的视觉形象,并且准确地表现了乐曲蕴含的情境。诗人在运用不同比喻时还善于配合相适应的语音,更强化了摹声传情的效果。 段解:以上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既对复杂多变的琴声起侧面烘托作用,又含蓄地传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共鸣,加强了全诗的抒情性。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描写了颖师弹奏的琴声变幻莫测,加之作者的深切感受,更衬托出颖师弹奏的高明。 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概括其内容。 重点突破 提示 前十句为第一层,正面摹写琴声;后八句为第二层,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艺术魅力。 前十句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声音时采用了怎样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化无形为有形,运用比喻、通感等手法,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形象。 音乐的变化:轻柔细碎——昂扬激越——舒缓悠扬——繁复喧闹——孤声嘹亮——骤然低落。总之,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通感等手法,把琴声的阴阳刚柔、高低起伏、腾挪转折,以形象化的语言充分地描摹出来,使人完全沉醉在琴声中。 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诗歌中的比喻 提示 先是坐立不安,继而泪雨沾襟,内心随琴声时寒时热,无法左右自己的感情。 诗的后八句写出了诗人听琴怎样的感受?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赏析 这句中刻画了一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复习课件:Module 6 第3课时《Cultural Corner & Task》(外研版选修8).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复习课件:Module 6《The Tang Poems》(外研版选修8).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复习课件:Module 6《War and Peace Cultural Corner & Task》(外研版选修6).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复习课件:Module 6《War and Peace Grammar & Everyday English & Reading Practice》(外研版选修6).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复习课件:Module 6《War and Peace Introduction & Reading and Vocabulary》(外研版选修6).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复习课件:Module 6《War and Peace》(外研版选修6).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复习课件:Module 7《Revision》(外研版选修8).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复习课件:Module 7《Revision》(外研版选修6).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课件Unit 4《Further reading》(重庆大学版必修3).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英语课件: Unit10《Disasters-reading》(上海新世纪版S2B).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2.6《李贺诗二首》.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2.7《李商隐诗二首》.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3.10《苏轼词二首》.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3.11《六州歌头》.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3.8《柳永词二首》.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3.9《桂枝香金陵怀古》.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4.12《李清照词二首》.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4.13《辛弃疾词三首》.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4.14《扬州慢》.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课件:唐诗宋词选读4.15《眉妩新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