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要点.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膳食纤维 营养素 第4节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一、营养物质的消化 1、消化的定义: 2、消化系统构成 消化道: 口腔 消化腺 消化液 消化酶 肠淀粉酶 肠麦芽糖酶 肠肽酶 肠脂肪酶 胰淀粉酶 胰蛋白酶 胰脂肪酶 (胆盐) (中性) (酸性) (弱碱性) 食物的消化 淀粉 胰、肠淀粉酶 麦芽糖 葡萄糖 脂肪 脂肪微粒 脂肪酸+甘油 蛋白质 氨基酸 胰蛋白酶 多肽 营养物质的吸收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氨基酸 一、糖类代谢 (血糖) 3.89~6.11mol/L 低血糖的判断标准、临床表现及解决的措施是怎样的? 血糖 浓度 临床表现 缓解措施 低血糖 早期 低血糖 晚期 50~60 mg/dL <45mg/dL 头昏、心慌、出冷汗、 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喝浓糖水 惊厥、昏迷 静脉输入葡萄糖 溶液 2. 脂肪代谢 食物中的脂肪 酶 甘油 + 脂肪酸 吸收 甘油 转变 二碳 化合物 摄入脂肪就不能控制体重吗? 重新合成、吸收 脂肪酸 储存在皮下、腹腔肠系膜等处 肝脏 丙酮酸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转变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三羧酸循环 脂肪微粒 胆汁 脂肪 糖原 二、脂肪代谢 脂肪代谢与人体健康 脂肪 脂蛋白 运出肝脏 多食少动 能量供过于求 食物中脂肪储于体内 + 糖类蛋白质转变成脂肪 肥胖 肝功能不好 磷脂合成减少 脂肪肝 恶化 肝硬化 脂肪堆积 肝脏 健康人肝脏 多余脂肪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肝脏功能不好,或是磷脂等合成减少时,脂蛋白的合成受阻,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堆积 。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 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 低密度脂蛋白积聚于血管壁 血管管腔变窄 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供应而不能正常运作 正常血管 动脉粥状硬化 三、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 酶 消化 氨基酸 吸收 血液中的 氨基酸 合成 各种组织蛋白+功能蛋白(酶+激素) 氨基转换作用 脱氨基作用 含氮部分:氨基 转变 尿素 不含氮部分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合成 糖类+脂肪 蛋白质代谢规律 新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组织蛋白 肝脏 体内氨基酸的三来三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充足 大量 二、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有明显差异。 糖类 大量 脂类 不可以大量转化 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间的转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供能 糖类 不足 脂肪和蛋白质 氧化 糖类 脂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糖类供应充足大量转化 不能大量转化 转氨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不含氮部分转化 脱氨基作用,不含氮部分转化 思考:三大类物质通过什么生理 过程相联系? 每天摄入的食物中,七大营养素种类齐全、摄入量及其比例符合人体营养要求。 合理膳食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油25~30g盐6g 奶类及奶制品300g 畜禽肉类50~75g鱼虾类50~100g蛋类25~50g 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g水1200mL 蔬菜类300~500g水果类200~400g 大豆类及坚果30~50g 合理膳食是一生健康的基础。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