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要点.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罗怀秀 2007044118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湿地开发、破坏所引发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很多国家颁布了湿地保护的法律与法规,增建了湿地保护区,有效地促进了湿地保护工作。 中国国家林业局也制定《中国湿地保护和恢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2010年)。 魁北克20世纪湿地大事件活动中,涉及到湿地保护与管理的专题学术讨论会就达18个,论文数百篇。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湿地保护的战略、方针、政策与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见解与观点。提供了很多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的方法与技术。提出了世界上重要湿地保护的计划与方案,如对佛罗里达大沼泽地湿地、亚马逊流域湿地、五大湖区湿地、尼罗河湿地、墨西哥湾等区域国际上重要湿地都提出新的保护方案。 湿地定义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发展 湿地生态保护研究的实践发展 湿地生态恢复 自己建议 主要内容 中国湿地分布图 湿地科学定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从生态学角度,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并兼有两类系统的某些特征,其地表为浅水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附近变化; 湿地定义 从资源学的角度,凡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水域(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 m)都可视为湿地,不管它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从动力地貌学的角度,湿地是区别于其它地貌系统(如河流地貌系统、海湾、湖泊等水体)的具有不断起伏水位的、水流缓慢的潜水地貌系统; 从系统论的角度,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 全球湿地面积约有570万km2,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 一方面,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 另一方面,湿地又不完全独立,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面景观,与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 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自然界中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湿地停留在宏观植被生态学的水平,80年代以后,则进入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解剖其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的内部结构。 方法手段也从定性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面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生物过程与物理、化学过程相结合。 在横断山区沼泽与泥炭研究中,首次在国内构筑了陆生湿地生态系统模型。 三江平原、海岸河口和青藏高原开展了典型湿地物质循环和地球化学结构的研究等。 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湿地生态系统要素保护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要素保护研究 生命系统 非生命系统 特 殊 生 物 特 殊 数 量 候 鸟 红 树 林 湿 地 水 体 土 壤 碳 库 生物多样性的异地和就地保护技术与方法方面研究成为重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湿地生态保护 技术在荷兰得到推广应用,并由Kiekuth在理论上深化,发明了根区法。即当污水流经芦苇床时,有机物降解,N被硝化与反硝化,P则被吸收和沉淀。 湿地生态保护研究的实践发展 20世纪70年代,在西德Othfremen建立起第一个完整的人工湿地试验。 随着意识的加强,湿地保护开 始由建立湿地保护区和与水禽有关的湿地管理到从景观和生态系统范围的保护与管理,进行跨地区与全球范围的相互合作。 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林业局牵头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明确了湿地保护、恢复、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等工程建设的目标及任务。 2006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很多湿地保护示范区。在国家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国近47%的自然湿地纳入到470多处保护区,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一、湿地保护示范区的规划 定性 定量 二、湿地的综合评价 湿地定性评价一般多对湿地资源、湿地功能、湿地生态系统特征以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对湿地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确定今后发展方向。 湿地定量评价,一般是湿地价值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湿地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等方面,3S技术和数学方法在湿地评价研究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今后我国湿地评价研究应侧重于湿地评价理论、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湿地对比评价研究、退化湿地评价研究、湿地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等方面。 人工湿地构建研究是国际湿地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主要是研究人工湿地建设的基础理论、工程工艺及管理等内容,侧重研究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为主的环境治理生态工程与技术,不断发现处理污水效果更好的水生植物和处理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上获得很高的效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内成为了传统污水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