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京广线改变的两座城市
被京广线改变的两座城市
一百多年过去,就像身体上的血管,铁路已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条大动脉,尤其是郑州和武汉。若没有这条大动脉,这两座城市就难以出现当下经济之鲜活和繁荣。
中国周刊记者 田乾峰 北京报道
清朝末期,在洋务派人士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引领下,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汉铁路应运而生,在中国腹地增添了一条便捷的大通道。
从此,郑州和武汉,这两座被铁路贯穿的城市,因铁路而勃兴。
京汉铁路通,郑州小县变大城
《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
郑州,原为商代都城,后来,日渐衰落,沦为一个尚能自给自足、半农半商的小县城,名叫郑县。虽地处中原,军事地位重要,但商业并不发达。
清朝末年,它和任何一个县城的差别不大,没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上,郑州这个地名却历经多次更改。
1904年,改郑州为直隶州。1905年,清廷下文批准郑州为商埠。1913年,郑州直隶州改名为郑县。1928年,冯玉祥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大战之后,又将郑州撤市改为县。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自1906年初,贯穿郑州的京汉铁路通车,火车的汽笛声,打破了这座沉默了上千年的县城。从此,郑州,作为交通枢纽,商业日渐繁荣。当时有评论说:“汴省自铁轨交达,风气大开,商务、实业、进步甚速。”
郑州的兴盛得益于京汉铁路,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修筑京汉铁路的最初设计中,进入河南经过的是开封而不是郑州。当年的开封,乃是名扬海内外的东京汴梁,清王朝虽不再将其作为国都,但曾经贵为七朝古都的开封繁华依旧。
京汉铁路最终弃开封而选定郑州,来自主持京汉(卢汉)路务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建言。
黄河大桥是在张之洞设计的具体线路中最紧要的环节。从地理位置上讲,开封一带的黄河乃地上悬河,被称做黄河的“豆腐腰”。当时,张之洞考虑,如果从开封建设桥梁,不仅是耗资巨大,并且搭建好的桥梁质量难以保障。而历史上,荥泽口是当时著名的黄河渡口,也就是郑州人常说的“邙山头”附近,“滩窄岸坚”。
作家赵福海在《商都遗梦:老郑州》一书中写道:“可以这么说,是钢铁大道联结起了现代郑州与古商城,使之在几十年之后重新有了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商城之誉,使它能够再圆商都之梦。铁路与火车拉出了一个新的工业之城。”
京汉铁路通车后,迅速带动了沿线的经济。据《中国铁路发展史》记载:京汉铁路地处中原,为南北交通要道,沿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特别是山西、直隶(今河北)大量的煤炭和河南的大宗农产品都要经由该路运输,路成通车以来,客货运业务十分发达,营业盈余,逐年增加。
京汉、陇海线交汇郑州
1913年1月,连接中国东部沿海与西部的陇海铁路开通,与京汉铁路交会于郑州,造就了郑州作为中国铁路中枢的地位。
据史料记载,当时,陇海铁路向东至徐州开始邮运,全长467公里,上海发出的邮件34小时可以抵达郑州。郑州车站的邮运由此开始。
因为铁路的畅通,郑州、汉口和北京之间邮政事业迅速得到发展。据1904年邮政部门统计,北京邮政总局经办的邮件共达356.5万件,包裹为59770件之多。到清末,火车邮路已达8500公里。
京汉、陇海两条铁路客货运输的快速发展,作为中枢站的郑州,逐渐形成了商贾云集的中原商都,带动了工农业的振兴。当时,很多实业家到郑州投资。据史料记载:1914年,开封人魏子清招股20万元,创办郑州电灯股份公司,成为郑州电业发展的奠基人。1919年,祖籍上海的“海归”穆藕初筹资200多万元,到郑州创办豫丰纱厂。
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便利的郑州,围绕着火车站,著名的商业圈兴起。由于到郑州的旅客增多,首先是旅馆业兴起,火车站周围在几年间盖起来二十多家旅馆。比如有名的金久、交通、福昌旅社等,曾兴盛一时。
在商业的发展中,一些有特点的商业街道开始形成:郑州的大同路和德化街,这两条著名的商业街,像两条汩汩的动脉血管,给郑州的商业提供了充足的活力,至今仍是郑州的商业中心。
20世纪初,棉种从美国传入河南。京汉、陇海铁路修通后,棉花运输变得极为便利,棉花生意活跃起来。当时,在河南,很多农民都种植起棉花,便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全省植棉区,年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省的产棉量占全国的7.82%。
由于铁路运量大、快速和运输价格低廉等特性,对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省的农作物变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铁路对郑州这座城市的作用和影响力远远还不止这些。
郑州的第二次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东西南北铁路交通的修建、修复,尤其是京广线的贯通,给郑州带来了第二次大发展。
1949年7月23日,周恩来明确提出:“恢复交通运输,首先恢复铁路。”毛泽东也曾在新中国成立后五次到郑州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眼睛.doc
- 20090531231921496规则种种.ppt
- 2012年秋春季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2014年教育叙事参考(100例).doc
- 生命科学考查题目.doc
- 印度节日大全.doc
- 怎样保护眼睛.doc
- 眼睛导学案.doc
- 环保有关节日.doc
- 放松你的眼睛.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