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质现场评审题库
单位名称:
姓名: 从事专业: 评分:
一、填空题
1.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时,应当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之间的,等。
.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是缺氧或剧毒品,当浓度很高可危及生命时,则应选用等防护用具。.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和两个因素。7. 最高容许浓度(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或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和。
10.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日,最长不得超过日。
14.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和三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的职业健康。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45°,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
26、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的 30% 。
27、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 ,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 4m 。如低于 4m 时,应采取防止 冷风吹向工作地点 的有效措施。
28、当工作地点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 综合防暑 措施。
29、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 最多的班组 人数设计,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 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 计算。
30、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助站 或 有毒气体防护站 。
31、在空调工作场所,人均新风量为≥30m3/h。
32、脉冲噪声是指: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 ≤0.5s ,间隔时间 >1s , 声压有效值变化 ≥40dB(A)的噪声。
33、手传振动是指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 机械振动 或 冲击 。
34、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35、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 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36、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1个采样点
37、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 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38、噪声的测量: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 。每个区域内,选择 2个测点,取平均值。
39、手传振动的测量,按照 生物动力学 坐标系,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的 频率计权加速度值 ,取 三个轴向中的最大值 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值。
40、煤矿井下的主要支护方式有锚杆(锚锁)同喷支护 、 支架支护 、砌碹支护、工字钢支护和坑木支护。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
60.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其长度大于5μm,宽度小于3μm,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的石棉纤维。
二、判断题
1.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最高容许浓度的采样时间一般不低于15min。( × )
2.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可用微孔滤膜采集。( × )
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将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轻微、一般、严重。( × )
4.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10台设置1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2个采样点。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20米设置1个采样点。
( × )
5.事故性监测应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为止。( × )
6.为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的高度应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竺乾威、 朱春奎、李瑞昌: 《公共管理导论》 第十一章 法治与监督.pptx VIP
- 大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doc
- 《二次函数》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全册全套》课件.pptx
- [中央]2024年民政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竺乾威、朱春奎、李瑞昌:《公共管理导论》 第九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ppt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走进西方音乐》章节测试答案.pdf
- 竺乾威 、朱春奎、李瑞昌:《 公共管理导论 》第十章 公共危机管理.pptx VIP
-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 第17课 物联数据需采集 课件 义务教育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