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学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警察心理学 第一章 警务心理学概论 概括起来说,警察经常交往的人主要有犯罪嫌疑人、证人、受害人三种类型。因此,警务心理学主要研究警察、犯罪嫌疑人、证人、受害人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 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警务心理学对象的界定问题  1.警务心理学应当以与警务活动相关的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为研究对象;  2.警务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心理、自我心理,又要研究群体心理;  3.警务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又要研究人的行为。  因此,可以把警务心理学规定为是研究与警务活动相关的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正常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警察心理活动特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特点、证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受害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三、警务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警务心理学的任务  具体来讲,警务心理学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2.研究警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3.揭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4.探讨目击证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5.探讨受害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二) 警务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警务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理论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使心理学的研究日益深入 (三)警务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 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2. 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了解和理解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  3. 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二节 警务心理学产生的必然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的《灵魂论》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有关心理现象研究的专著。  从亚里士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来加以研究。  1825年,德国哲学心理学家赫乐巴特(1766—1841)的巨作《作为科学的心理学》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同时,他还主张将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区别开来。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培因(1818—1903)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为发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提供了一个专门场所。培因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他之前的所有心理问题,都是以思辨的方式论述的,所以称之为“思辨心理学”。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由于人们对心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不同,加之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心理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流派,它们研究的重点不同,观点各异,争论不休。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个学派之间才开始形成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积极发展的局面。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派有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以上这些学派统称为现代主义心理学或科学主义心理学。  近年来,随着心理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把目光逐渐从现代主义心理学转向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更加强调了心理研究中的定性分析问题、本土化问题、妇女心理学、范式论等问题。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关系的论述。旬况(公元前298—238)认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王充认为:“人之精神藏于形体之内。”  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中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已经断言:“诸髓者,皆属于脑。”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的。鸦片战争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