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障碍1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态心理学概述 1、健康与变态 健康是机体的正常状态,可称之为“常态”(normal,),指人体处在一种正常的功能状态。 身体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统一、人格稳定和心理与环境协调;社会健康是指人的社会适应良好。 变态(abnormal) ,即异常态,包括疾病、危机和临死态。研究躯体变态的科学主要是医学学科群,研究心理变态的科学主要有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等,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包括社会学和法学等。 2、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abnormal psychology):人的心理过程或人格发生了异常,就是 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学:以研究变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即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附:心理正常与异常的连续带 ◆心理障碍概念 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心理症状,是诊断心理障碍的主要依据。 心理症状是指心理活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异常。 心理障碍分为: 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范畴 心理问题:不持久、不强烈、不泛化、不影响思维逻辑性。 心理紊乱:持久、强烈、泛化、影响思维逻辑性。 边缘状态:临床心理诊断和精神病学诊断范围外的临床相。 轻性精神病:神经症等 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等 ◆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 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属精神病学研究对象。 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是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研究范畴。 人们在承受压力的当时或过后,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所产生情绪紧张状态,即应激或应激后效应,这种效应可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偏离常轨,但不产生精神病性症状,由于压力强度和个人心理健康水平不同,这种效应的严重程度也不同,依效应的强度临床相的不同,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分为三类: ◆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续) (一)心理问题(心理反应) 指在时间性方面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本身;其反应程度不甚强烈,并没有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可伴随生理反应。这种心身反应可以通过各种生理描记仪进行记录。测谎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的。婚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就是属于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续) (二)心理紊乱 是指其反应强度剧烈并严重影响思维逻辑。心理行为异常时间较长(一个月以上),内容充分泛化,可有躯体化症状(心理冲突通过某种未知机制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或人格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与攻击。 ◆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续) (三)边缘状态 边缘状态是介乎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之间的一组临床相。既无法纳入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也超越了临床心理学诊断范围,只有通过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学家会诊方可确定用心理学治疗方案抑或使用精神病学治疗方案。 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其程度足以达到: 严重缺乏自知力; 社会功能严重下降(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社交与尊守社会规范能力下降、自理生活能力下降); 接受现实检验能力显著受损。甚至完全脱离现实或歪曲现实。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 一、认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用较弱的刺激即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见痛觉过敏 感觉丧失或减低: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对刺激不能感知或感受力下低。可累及全部感觉 感觉倒错::对刺激性质判断错误。如将冷误认为热觉,将痛觉误认为触觉等 体感异常: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如感到体内有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觉。其特点是病人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 (二)知觉障碍 错觉 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分生理性错觉与病理性错觉(错听、错视多见) 幻觉 是在没有相应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幻听、幻视、幻嗅、幻触、本体幻觉(包括内脏幻觉、运动幻觉和前庭幻觉);幻听最常见;常见于精分。 ◆常见心理障碍-(三)思维障碍 思维过程:感知觉→大脑→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概念→判断、推理→思维 正常思维特征:①思维的具体性;②思维的目的性;③思维的实际性;④思维的实践性;⑤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形式的障碍:以联想过程的障碍为主表现为联想过程加快,减慢,表象和概念之间的非规律性的结合;包括思维量和速度的变化、思维联想过程、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内容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超价观念及强迫观念等。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续) 思维联想活动量和速度方面的障碍 思维奔逸 思维迟缓 思维贫乏 病理性赘述 思维奔逸:表现为思维活动量增多和转变快速。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