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城集资案
曾经轰动全国的“长城骗局”破产了。 以24%的高利率作诱饵,在全国17个城市集资10亿元的长城机电公司金融大诈骗案终于在国人瞠目中拉上了帷幕。1995年11月13日,邓斌因犯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行贿罪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决后,邓斌不服,提出上诉。1995年11月24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0万之众的投资者走进骗局,走进悲剧。 痛定思痛,留下几多感叹,几多教训。 诱人的“招股书” 17个城市面太大,难以集中回顾和描述。还是让我们选择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为视角,作一个“骗局扫描”吧。 1993年3月,一位新闻界朋友带着长城公司一位职员来到上海某大报一分管金融新闻的记者的办公室 恕笔者暂且隐去骗局经历中几位先生之大名 。这位“引荐”先生对记者说:“长城要在上海开设分公司,向金融意识最强的广大上海市民集资,正在筹备召开新闻发布会,希望你们报社能为之先作宣传,并刊登集资启事。”说毕,随手拉开派头十足的皮公文包,拿出一大叠剪报,上面刊登着众多新闻媒介对长城公司的突出报道,各级领导人接见公司总裁沈太福的照片,以及投资者踊跃认购长城债券的种种资料。他又说:长城公司H市分公司刚刚成立,H日报也刊登了长城公司的集资消息,效果非常好。如果贵报也能这样做,那么给贵报同仁购买的长城债券也可以像H日报那样,年利率比公众再高出两个百分点。 这位记者自然亦非等闲之辈,毕竟长期采访金融新闻,也懂点门道,听后当即心里嘀咕:既然是有关部门支持集资的合法债券,何以利率能有内外高低之分?于是客气地向他们提出两个要求:一请他们拿人民银行的批件来;二希望同公司相当一级负责人见面后再作定夺。 此君在沪集资之游说未逞,新闻发布会未如期召开,此事在悄无声息中过去了。 不料,时过不久,却于无声处传来一声惊雷:长城公司账号被人民银行冻结了。6月底,更加真相大白:长城集资,乃一场彻头彻尾之大骗局也! 幸好,上海这位记者谨慎地守住了这一关。上海的报纸一家也没登此消息,否则,不知又有多少“金融意识很强”的上海老乡要大上其当,大出其血了。 长城集资骗局曝光后,那位长城职员留下的一大叠资料无疑成为研究骗局,总结教训的极好教材。经细细翻阅,发现于投资者,于新闻传媒,于政府官员,都是颇有教训足以好好吸取的。 长城公司集资之始发地在海南。1992年6月27日,北京某大报以“20天集资2000万”之醒目黑体标题,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文前颇具权威性地加了编者按,称“长城公司这一做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结尾说这“不过是个开头,在全国城乡13000多亿存款中,2000万元是几分之几呢?”果然,此文见报后,2000万这个数字迅速上升,突飞猛进,到7月,就达到8000万元。行情仍不断看涨,集资形势十分喜人。 然而,巨额集资根据何在呢?说来好笑,根据却是先后发表在海南两家大报广告版上的由沈太福签名的两封公开信。 第一封名曰《关于征集参股组建“海南长城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 即法人股 的公开信》,刊登于5月29日。公开信在列举公司拥有的六七种“高科技产品”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通过鉴定、反应强烈、订货踊跃等内容以后,随即抬出某某省计经委、某某省政府节能办、某某市政府能源办、某某省三电办、某某省经委、某某省科委、某某省工业厅、某某省科技厅等20多个省市的相关部门,发文推广该公司产品。以此为依据,征集法人入股,组建“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股份有限公司,并向社会发行股票。 在这里,一没有母公司长城公司的前3年经营业绩,二没有子公司海南公司的后3年溢利预测,更没有会计师、律师的任何鉴定证明,连注册资金和产值都是不确定的。“1亿元以上”、“超亿元”之类,这完全是一种能集到多少是多少,能生产多少算多少的格局。在这里,没有科学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准确性,更没有现实可行性。 第二封名曰《关于向海南投入300余项高科技项目的公开信》,刊登于6月12日。这封信主要是向个人集资的。也许是向法人招股的公开信发布后收效不大,也许是个人的口袋不是那么好掏,此信除了仍以20几个政府主管部门发文作为集资的主要招牌以外,还用了些更夸张的字眼,诸如“有关专家预测将引起机电装备的一场工业革命”,“国内外市场以千亿计”等等,并一如既往地使用“欢迎企业、个人以各种方式、条件与长城公司合作”的不确定字眼。公开信下面则罗列了200多项速调机的名称。既不说高科技高在哪里,更无项目投入后的利润测算数据。 读者诸君请看,这就是长城公司的“招股书”! 这就是长城公司得以在短短半年时间,向全国17个城市的10多万人集资10亿元的主要“法律文书”! 呜呼悲哉,一场骗局,一场闹剧,一场悲剧! 轻信“金字招牌” 早在1987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有关企业债券、股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