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搭石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搭石资料、图片 教学课题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情感经验。虽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但是很多观念转化还需强化。教学本课,应注意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 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反复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路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乡村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感受身边的事件及景物,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先读后想象再展示画面,通过学习课文,创设情境、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初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在受到感染、熏陶的前提下,发展完善个人性情,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奉献自己的一切。 重点难点: 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场景。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1、什么是搭石? 2、假如没有搭石,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场景。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搭石 1.谈话引入 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葱葱郁郁的树林,还有一条美丽的、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的流水四季不断,非常美丽。但是在作者眼中,最美丽的还是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吧。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自学课文,初识搭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正音:“间隔”的“间”读作四声。 “相背而行”的“背”读四声。 “背老人过去”的“背”读一声。 2.通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和词语不明白? 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读书的收获。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 查阅书籍字典,同学间交流,互相解答,争取自己完成词语的解释。对于不准确的词语再由教师补充。 教师解释: 汛期:海水或江河的水位定期上涨的时期。 清波漾漾:清色的水波在荡漾,就是描绘水面波浪荡漾的样子。 人影绰绰:人一个接一个,形容人很多。 3.交流:什么是搭石? 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用课文的句子来回答?(指名回答) 幻灯片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1)齐读。幻灯片展示搭石图片。 /2009-02-06/20092611296468_2.jpg /photo/irG2TrJ8j_yXRb0gvIjxGw==/5647232457747397352.jpg /showimages/1343/a0050/bab938920f56317dae42d3f9926b17b1.jpg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学生间交流,争取自己能够解答。) 幻灯片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教学生字“挽”:卷起来的意思。 (3)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挽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 ) 人们赶集就必须——( ) 人们访友就必须——( )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麻烦、不便…… 4.教师总结补充: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齐读) 三、研读课文,自主品味 1.用横线画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样子,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交流品读:(互相交流是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A.出示一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