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领习惯养成,启迪智慧人生研讨
引领习惯养成,启迪智慧人生
——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数学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
大家好。我叫张秀芝,是来自宁阳县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数学教师,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和做法,非常荣幸。我交流的题目是《引领习惯生成,启迪智慧人生——争做一名智慧型数学教师》。
我现在任教的四年级二班共有49名同学,是从一年级一直带过来的,上学期,在县教学质量监测中,四年级二班数学平均94.2分,47人85分以上,优秀95.9%,1人满分,7人99分,5人98分,10人97分,4人96分,2人95分,12人91至94分,最低分75分。在泰安市数学能力大赛中,我班10名同学进入决赛,有2人获市一等奖,其余同学均获市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校教师、尤其是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共同智慧和汗水,上学年,我们教研组被评为首届实小感动人物(集体奖)
其实,我也和大家一样,每天都重复做着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我这个年龄段的老师,经历了几次教育改革,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不同年代(80后、90后、00后),不同教育环境的孩子们(从小黑板发展到幻灯片,又发展到多媒体有发展到云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几十年来,我总感觉不管怎样变化,作为一名一线的任课老师,我们在教学工作方面的两点始终没有变化:一是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教育、对习惯的引领;二是对学科教学不断钻研,对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天我就针对这两方面的感悟和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
第一部分:爱学生,就要教育管理好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做好教育的前提。既然我们热爱每一个学生,我们就要对每一个学生尽到责任——教育引导好他们,科学管理好他们,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说到管理,我认为:每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管理艺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不然你的教学设计再科学,讲解的再卖力,学生不搭理你,也将是一无所获的。那我们就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怎样才能让他们一呼百应地听咱的,怎样才能心甘情愿地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轻松愉快的考出好成绩,这就是一个对学生地管理问题。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我认为要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让群体受到感染,约束每一个个体,这就要要抓好管理班级。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给学生提出“静、思、竞”的班级建设目标。(出示课件)
静
安静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为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我努力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条。
1.课前准备要静。
我认为这段时间很重要,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果一走进教室,看到乱哄哄的场面,这时老师的情绪就能马上降到最低点,如果我们看到学生坐好了,课件打开了,老师和学生都能很快进入上课状态。从一年级开始,由两名值日班长,一人负责纪律,要求是严禁用嘴,严禁用教杆,(我禁止在教室里放教杆),严禁在教室里乱窜,只站在讲台前,用眼看,用笔做好记录,另一名负责监管学生学具的整理摆放,看每个学生是否按规定的位置摆齐,摆全。课代表负责打开课件,到现在,我们班的这种习惯保持的非常好
2.课上听课要静。
我指的是在一问一答的那种平稳的状态下的静,课堂上不要出现“铛铛”的教杆声,也不要出现一声大喊:××,你干什么!这样一惊一乍的状态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精力,和老师讲课的情绪。如果真有不听课的学生,我就用我讲课的语音和语速提醒“××,你走神了”。我的规定是:不管什么事,过一、过二、不过三,每节课,只要被点上3次名,,会请到前面听课。每星期到前面听课超过3次,就会周五留下,要么出几个题,要么谈谈走神的原因。这样,一个学期训练下来,孩子们就形成了良好的听课习惯。到现在我们班基本上听课没有走神的,所以课堂效率很高。
3.安静地回答问题
课堂上,有这几种回答问题的方式,(1)齐答:师问:会不会?生齐答:会、或不会。师问:对不对?生齐答:对、或不对。师问:是不是?生齐答:是、或不是。我感觉这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问题没有价值、没有针对性、没有目标性、没有导向性。(2)老师问题一出,一部分活跃分子高高地举着手说“老师,我我我!”他这边还没“我”完,那边回答的学生,已经坐下来。,(3)抢答,反应快的学生老师问题刚说完,哪里答案就说出来了。这几种回答问题的方式,表面上看你把学生哄起来了,其实这种乱哄哄的气氛下,学生不可能真正学懂、学会运用知识,往往这种环境培养的孩子情绪浮躁,手高眼低,表面什么都会,落在纸上不一定对
我是这样要求的:第一,回答问题必须把手放到桌子上,你举手是你给老师传递了你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信号,没有其他意义,你的主要任务是想好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第二,不许抢答,齐答,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那么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