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新理论—认知发展与教育解答.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阶段性和连续性 方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个别差异性 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和制约性 逐渐分化和统一性 三、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1.心理发展是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教育须以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2.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四、有关心理发展的基本争论 1.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2.一种还是多种发展途径 3.天性与教养(nature nurture) 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动力与过程 认知发展是一个在已有心理结构即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反复,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就需要理解他提出的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概念。 图式(schema):表示一种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结构,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 。 2.同化(assimilation)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适应(adaptation),而适应的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来调整图式以对环境做出反应。 同化就是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从而理解新事物的过程。 3.顺应(accommodation):形成或创造新图式的过程称为顺应。 4.平衡(equilibration):而不平衡是认知冲突的一种状态。当个体的经验不能与预期相匹配时,它就会出现。 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已有的图式-同化-不平衡-顺应-平衡-… 认知不平衡(cognitive disequilibrium)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一)感觉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or stage,0-2岁) 依赖感觉与运动来认识事物;本能性的反射发展到目的性的活动;出现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为在大脑中使用符号代替物体打下基础 。 (二)前运算阶段(the 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本阶段儿童的思维并不是通过动作或行动来进行的,而是通过表征与概念框架来进行。 1.符号功能的使用 (symbolic function) 2. 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 3. 中心化(centralization) 4. 不能逆运算(inability to reverse operation) 5. 泛灵论 (animism) 6. 转换推理 (transductive reasoning) (三)具体运算阶段(the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岁) 与前运算阶段相比,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 1. 去中心化(decentering) 2. 可逆性(reversibility) 3.守恒(conservation) 4.分类(classification) 5.序列化(seriation) (四)形式运算阶段(the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 ) 形式运算阶段的出现,个体开始形成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形式运算的发展提供了对各类问题进行推理和形成逻辑的能力。 1.假设推理(hypothetical reasoning) 2.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 3.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4.反思能力(reflective abilities) 5.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出现 三、皮亚杰理论的贡献于局限: 理论贡献 1.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发性与主动性 2.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 3.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 理论局限: 将认知发展归咎于组织和适应的过程,对同伴及文化会如何影响儿童高级认知发展的考虑。 皮亚杰可能低估了他前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而高估了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四、皮亚杰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1.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2.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4.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 第三节 艾尔金德、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点 一、艾尔金德的青春期社会认知发展观点 艾尔金德提出青春期思维模式带有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即假设世界中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青少年自己)所看到的来观察世界。这种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有两个独特而有趣的表现:一是个人虚构(personal fable),另一是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 二、维果斯基认知发展观点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1896-1934)提出了心理发展的社会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