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缺血性卒中(IS) 发生ACS的抗血小板治疗
内容
I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现状
IS发生ACS后的临床特点及抗血小板治疗的调整策略
I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以单药治疗为主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2010
2011 美国 AHA/ASA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指南
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治疗为主,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50~325mg/d)都可以作为首选药物(I级推荐,A级证据);有证据表明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尤其对于高危患者获益更显著( I级推荐,A级证据)
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43(2): 154-160
Furie KL, et al. Stroke. 2011;42(1):227-76
阿司匹林单药(50-325mg/d)(I,A)、阿司匹林25mg联合双嘧达莫200mg一日两次(I,B)和氯吡格雷75mg/d单药(IIa,B)都可以作为起始治疗。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应该基于患者危险因素、花费、耐受性和其它临床特点来个体化。
在氯吡格雷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因此不推荐用于缺血性卒中或TIA 后的常规二级预防
IS患者长期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导致的出血风险远甚于获益
Diener HC, et al. Lancet 2004; 364: 331–37
氯吡格雷基础上加阿司匹林
获益
减少卒中/心梗 /死亡/再入院
风险
出血增多(威胁生命的出血)
100%
6%
联合治疗风险/获益比
15.7% vs.16.7%
P=0.244
2.6% vs.1.3%
P0.0001
对于合并ACS的IS患者,中国指南也推荐双抗
“不推荐常规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I级推荐,A级证据)。但对于有急性冠状动脉疾病(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或近期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推荐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I级推荐,A级证据)”
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43(2): 154-160
IS患者发生ACS后,疾病特点如何?如何调整抗血小板治疗?
临床上存在3种不同情景
IS患者溶栓治疗后数小时内发生ACS
IS患者院内发生ACS
IS患者急性期后发生ACS
情景1
IS溶栓治疗后数小时内发生ACS
例如:脑梗发病后3小时内入院,进行溶栓,
1小时后突发心梗
情景1
IS患者溶栓治疗后数小时内突发心梗的案例较少,且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Mehdiratta M, Murphy C, Al-Harthi A, et al. Can J Neurol Sci. 2007;34(4):417-20.
女性,65岁,因“突发左肢无力”被送至急诊室。
诊断:原因不明的右MCA卒中综合征。
基线ECG无缺血表现。肌钙蛋白T小于0.1。
治疗:卒中发作120分钟时接受IV tPA。
IV tPA治疗15分钟后,患者突然丧志知觉并且呼吸困难。血压为67/43,心律43。头领CT扫描未发现出血。
ECG示ST段抬高。24小时时cTnT升高至35.07。
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患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
UCG:心尖部1X1厘米的血栓。
MCA=大脑中动脉
病例报道
情景1
根据已报道的一些病例分析和临床研究:
相当数量IS/TIA患者存在心腔内血栓,可能是导致MI的根源
IS溶栓治疗可能改变血栓大小而导致异位
此类患者多为院内死亡,对于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尚不明确
N
心腔内血栓
n(%)
无心腔内血栓
n(%)
总体IS/TIA患者
151
40 (26%)
111 (74%)
无房颤者
125
29 (23%)
96 (77%)
有房颤者
26
11 (42%)
15 (58%)
Sen S, Laowatana S, Lima J, et al.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4;75(10):1421-5.
Garg A, Yaduvanshi A, Mohindra KD. Neurol India. 2010;58(1):112-4.
情景2
IS患者院内发生ACS
例如:脑梗发病3天,住院期间再次发生心梗
情景2
IS急性期的患者使用双抗可能会导致致命的颅内出血,而ACS又需要迫切使用双抗降低再缺血风险,因此临床往往陷入两难境地。
如何综合评估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合理选择单抗or双抗?
单抗的考量因素
IS急性期的出血转化风险
双抗的考量因素
ACS急性期缺血风险以及双抗带来的获益
部分IS患者急性期短期也可使用双抗
情景2
IS急性期的患者使用双抗可能会导致致命的颅内出血,而ACS又需要迫切使用双抗降低再缺血风险,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