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心脏病学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介 入 心 脏 病 学 (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 冯义柏 介入心脏病学 ---- 是专门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外送入并操作某种特殊器械(通常是心导管),由心腔内进行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特点: 疗效好---- 不亚于外科 创伤小---- 微创 患者易于接受---- 几无痛苦 ( 仍然有一定风险 ! ) 一、介入心脏病学的开创和发展 首例临床应用: 1929年, 德国 医生 Forssmann 在 自己身上成功 进 行 了右心导管术。 右心导管从左上肢静脉插入 经由左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 到达右心房。 现代科技推动了介入心脏病学的进步: 包括: 医学理论的发展 先进的影象设备 医用电子仪器 材料、工艺技术 四、介入心脏病学的应用范围 主要包括: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瓣膜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其它 (一)、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 1、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包括: 选择性 与 非选择性 主要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方法----使用特制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口,直接注入造 影剂。 基本技术:Sones 法(1960)---- 经肱动脉切开插管 Judkins 法(1967)----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目前已有经桡动脉穿刺插管) 1973年,国内开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2、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状术(PTCA) 方法和目的: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使用特殊的 球囊导管系统,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狭 窄,改善心肌血供。 应用史:1977年,德国医生 Gruentzig 创立。 1977.9~1985.10,Gruentzig共做2623例, 成功率 90.1%,并发AMI 3.1%, 需急诊搭桥术 2.9%,死亡 0.08%。 1983 ~ 1985年,国内西安和苏州最早开展 PTCA术。 3、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 方 法: 在PTCA术的基础上,将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支架( stent )置于冠状动脉内狭窄处,支撑血管壁。1987年开始用于临床。 应用史: 临床首例支架应用,1986年Sigwart和Puel (N Engl J Med, 1987, 316:701)。 4、其他冠状动脉内介入诊治技术: 1、冠脉内超声; 2、冠脉内粥样斑块旋切术,旋磨术; 3、冠脉内粥样斑块激光、射频、超声 成形术。 (二)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临床上心律失常大致可分两大类: 1、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扑动,颤动。 治疗—— 消除折返或异位兴奋灶 2、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传导阻滞,逸搏,静止。 治疗 ——人工建立异位起搏点 射频消融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