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脂是血浆或血清中所含脂类。血脂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进行转运和代谢。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脂蛋白:脂类难溶于水,正常血浆脂类物质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 LDL:它将必须脂肪酸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 HDL:它负责把毒素和胆固醇从细胞带出并送至肝脏,然后肝脏处理后废弃物再随毒素排出。也就是说把细胞没有用完的胆固醇送到肝脏回收而已。 * 高脂血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脂血症。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异常: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有人建议采用脂质异常血症(Dyslipidemia)的概念,也称为血脂异常,并认为这一名称能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的紊乱状态。 * 边缘升高:比合适范围的缺血性心血管的发病风险高50% 升高:比合适范围的缺血性心血管的发病风险高2倍 *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为极高危。 表中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别是指十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综合危险性5%, 5%~10%, 10%~15%, ≥15%。 * * HMG-CoA还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是一个在胆固醇体内合成过程的限速步骤。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化学结构与HMG-CoA极为相似,对胆固醇生物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有特异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胆固醇的生成。 肝细胞表面的特异LDL受体,是脂蛋白循环的VLDL残粒及LDL清除的主要途径。而LDL受体的活性及合成LDL受体的速度与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呈反比。人体及动物实验表明,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使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从而刺激细胞合成LDL受体加速,使细胞膜LDL受体数目增多及活性增强,导致血中VLDL残粒及LDL的清除加速。 甲羟戊酸(MVA) * STELLAR研究:一项为期6周、平行对照、开放标示的、随机多中心研究,旨在比较各种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来自美国182个临床中心的2431名成年高胆固醇血症 (LDL-C≥160且<250mg/dl,TG<400 mg/dl) 患者参加研究 因此,随着他汀剂量的加倍,疗效虽然每次仅增加“6%”,但不良反应的风险却成倍地增加。 * CK肌酸激酶 *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他汀类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警告。HIV蛋白酶抑制剂是治疗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HCV蛋白酶抑制剂是用于治疗丙型肝炎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未在我国批准上市。这两类药品均为CYP3A4抑制剂,合并使用可能增加他汀类的血药浓度,并增加肌肉损伤的风险。 * 同其他与CYP药物代谢系统有关的药物会发生相互作用 拜斯亭事件:拜耳西伐他汀与贝特联合,出现50多例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病例。 * 碱性交换树脂,在肠道与胆酸成不可逆的结合,阻碍肝肠循环,促进胆酸随大便排出体外,阻断胆固醇的重吸收。 * 该药对TG无作用 * * 他汀类 【代表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 【适应症】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高脂血症,也可用于2型 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不良反应】胃肠道、皮疹、肌痛、疲劳、头疼、CK升高, ALT升高、AST升高、血糖升高 【禁忌症】胆汁郁积、活动性肝病和孕妇。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品可引起患者血糖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等。 欧盟评估结论认为,已有充分证据证明他汀类的使用与新发糖尿病相关,并将他汀类归类为可能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 多数他汀类药物由肝脏细胞色素P450进行代谢 CYP3A4 CYP2C9 他汀 诱导剂 抑制剂 他汀 诱导剂 抑制剂 阿托伐他汀 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 苯妥英 苯巴比妥巴比妥类利福平 等 酮康唑 伊曲康唑 氟康唑 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蛋白酶抑制剂等 氟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利福平 苯巴比妥 苯妥英 曲格列酮 酮康唑 氟康唑 磺胺苯吡唑 与贝特类合用可增加发生肌病的危险 药物相互作用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 390-413. 胆酸螯合剂 (树脂类)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依折麦布) 其他:普罗布考;n-3脂肪酸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烟酸及其衍生物 (烟酸类) 树脂类降脂作用机制 树脂类 【代表药】考来烯胺、考来替泊 【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