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理论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生涯的概念 有关职业生涯的概念及内涵,目前众说纷纭。 但大多数职业心理学家较为认同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柏(Super)的观点,即认为职业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涯的角色,由此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至退休所有报酬或无报酬职位的综合。 萨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涯形态,而好的生涯形态,使事业获得成功;不好的生涯形态,使事业一事无成。” 职业生涯规划的中西差异 据调查显示,我国仅30%的大学生自主选择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而70%多的大学生按他人期待发展或者处于自我探索、焦虑、迷失之中。中国的孩子在规划未来的自主性比西方国家的孩子要低很多,父母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 《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进行过《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 ????? 在“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你喜欢或者与目标工作相近吗”一题中,有36.6%的人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4%的人“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26%的人“是经过考虑和挑选才最终确定”的。在另一道题“你毕业多久之后就重新换了一份工作”中,有23%的人回答在短短半年内就换了工作;在1年内跳槽的占18.3%;两年内换工作的人占24%;只有25%的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超过3年。 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在美国有“职业日”,父母亲或老师可以在职业日带领6~16岁的孩子参观他们的工作环境,参与到这些工作里面去,让孩子尽早地知道他们的父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目前有哪些职业等问题。 孩子上八年级以后就要请专家给孩子们做职业兴趣分析。十几岁的孩子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等,可以根据其暴露出来的特点进行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方向的目的。 感悟 感悟 感悟 1、生涯要规划,更要经营,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没有人能够代劳。 2、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学历、能力、环境,而在于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 一份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包含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决策理论等等。 自我探索:包括认识自我的维度与方法、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职业倾向探索;职业社会认知,了解社会、认识工作等; 生涯决策:包括决策的类型分析、理性决策的有效方法和步骤、生涯决策阻力分析等; 职业生涯 规划理论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PARSONS) “特质—因素”论 最早的职业指导理论 基本假设:一个人可以通过个人的特质与工作要求条件的相互匹配,来找出理想的工作或职业 该理论提出的职业指导由三步(要素)组成:自我分析、工作分析、人职匹配。 该理论认为个人特质如:兴趣、性向、能力、人格等,都可以用心理测验等客观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勾勒出一个人的潜能。同样地,职业也可以依照它需要多少个人特质的“量”,从而描述出此工作的侧面图。职业指导就是根据这两方面资料来指引求职者进入职业。 该理论将个人特质与工作要求视为静态的关系,低估了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的潜能,以及若干年后工作要求改变的可能性。有如下缺点: ——忽略人格动态的发展,缺乏个人动机、需求及社会因素的考虑。 ——由于职业所需要的条件存在很大分歧,不易按个人特质进行明确的区分。 ——强调对环境的适应,而忽略了个人主观性及创造潜能 ——性向测验对职业成功的预测力偏低。 金斯伯格(Eli Ginzberg) 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金斯伯格的研究重点是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职业选择是一种发展性过程。职业选择不是单一的决定,而是在几年之间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在这一过程中,相邻步骤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联系。 ——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大部分决定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与个人的年龄和发展密不可分。 ——职业选择过程以一种妥协的方式结束。个人作出的决定受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必须在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之间取得平衡。 1.幻想期(Fantasy,11岁以前) 儿童们对大千世界,特别是对于他们所看到或接触到的各类职业工作者,充满了新奇、好玩的感觉。此时期职业需求的特点是:单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能力水平和社会需要与机遇,完全处于幻想之中。 2.尝试期(Tentative,11~17岁) 人们初步懂得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有职业兴趣,开始更多、客观地审视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开始注意职业角色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 3.现实期(Realistic,17岁以后) 即将步入社会劳动,能够客观地把自己的职业愿望或要求,同自己的主观条件、能力,以及社会现实的职业需要紧密联系和协调起来,寻找合适于自己的职业角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