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调味基础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调味与香精应用 味的科学 味觉的各种现象 味觉生理 调味原理 咸味香精在调味中的应用 辛香料 味的科学 食品的味: 所谓味是指食物进口后人的感觉.这种感觉表现为“可口”或“不可口”,就是味觉. 食品的好吃不好吃,不仅是味觉,而且是嗅觉,视觉,听觉触觉等一起决定.除调味以外,大多由嗜好决定. 味的科学 味的科学 五种基本味: 咸味:氯化钠(食盐)的滋味. 甜味:蔗糖等糖类所具有的滋味. 酸味:日常摄取的酸味是醋酸,乳酸, 苹果酸,柠檬 酸等. 苦味:单纯的苦味(奎宁)不是可口的滋味,但可以应用苦 味调节其它不同的味觉. 鲜味:谷氨酸,肌苷酸,鸟苷酸,琥铂酸,所具有的滋味. 阈值: “阈”意味着刺激的划分点或临界值的概念.一般说来,刺激反应的出现率达到50%的数值(半数以上的人感觉到)就是阈值. 味觉的各种现象 一.对比现象 一种呈味物质具有较强的味道,加入少量另一种呈味物质后能使原来呈味物质的味道变得更强。 味觉的各种现象 二.变味现象 先摄取的食物的味对后吃的食物的味带来质的影响,叫变味现象. 味觉的各种现象 三.相乘现象 (A+B) 〉 A+B 两种呈味物质同时刺激,会比单一刺激强. 味觉的各种现象 四.相抵效果 与相乘效果相反,两种呈味物质同时刺激.一个味的刺激会抑制另一个, 刺激会变弱. 味觉的各种现象 五.顺应效果 长时间尝一种味道后,再品尝同一味道感觉会减弱,阈值会提高的现象. 味觉的各种现象(味觉与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衰退.50岁后会有迅速减退的趋向.孩子对糖的敏感度是成人的两倍.甜为的满意浓度与幼儿来说是无底的.食盐的感味,不像甜味那样,随着年龄层的不同,没有明显不同.苦味一般人们都不喜欢,尤其单独的苦味没有满意的阈值.幼儿对苦味灵敏感,老年人较为迟钝. 味觉的各种现象(味觉与温度) 味的感觉在舌温(30℃)时得到最大的神经应答. 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心,在±(25-30)℃范围内,热菜的温度最好在60-65℃,冷菜最好在10℃左右. 味觉生理 舌表面感觉味的范围很广,但是对味的敏感程度因舌的位置而不同. 调味原理 调味原理 反应香精 反应香精 咸味香精在调味中的应用 香精在调味中的应用有三种情况: ⑴、产品本身没有香味,依靠添加香精使食品产生香味。 ⑵、为增强或改善产品本身的香味而添加香精。 ⑶、使用香精来掩盖或修饰产品本身固有的风味。 咸味香精在调味中的应用 香精的品评方法 闻香纸品香法. 简易盐水品香法. 应用品尝对比法. 咸味香精在调味中的应用 香精使用注意事项 1、正确的添加顺序 2、选择合适的添加时机 3、避免发生化学反应 4、掌握合适的添加量 要求称量要准确 香辛料 香辛料: 通常指经过干燥加工的植物 辛香料的种类 1.麻辣香辛料 2.芳香性香辛料 3.苦味香辛料 4.复合香辛料 麻辣香辛料 辣椒 果实 有芳香和强烈的辣味成分 姜 根茎 有芳香性和辛辣气味 胡椒 果实 有强烈的芳香和麻辣气味 花椒 果皮 有强烈的香气,麻辣味持久 芥末 种子 加水细研,发出辛烈气味 大蒜 鳞茎 具有辣味和特殊的臭味 葱 地上茎 具有强烈的辛辣臭味 洋葱 鳞茎 近似葱的辛辣味,干燥后辣味明显减 少,加热时甜味增加. 麻辣香辛料 辣椒 胡椒 花椒 姜 葱类 芥末 火辣味(灼烧感) 辛辣味(冲鼻的刺激感) 芳香性香辛料 八角(大茴香) 果实 有特殊的香气,味辛甘. 茴香(小茴香) 果实 气味芳香,味温和. 孜然(藏茴香) 果实 具有特殊的薄荷,水果状香味,还带有适口 的苦味,咀嚼时有收敛作用. 桂皮(肉桂) 树皮 有特殊的芳香,味略甘. 丁香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