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7课 诗二首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7课 诗二首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7课 诗二首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李商隐诗二首》 【使用说明】1、利用自习落实好基础知识。 2、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 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李商隐诗歌特点含蓄、华美、情致绵长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作者及诗作背景 1.作者:公元812年,在河南省获嘉县县衙的府第内,李商隐诞生了。父亲李嗣正任获嘉县县令。在商隐十岁时,父亲在幕僚任上过逝了。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赢文弱,形成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但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公元829年,也就是唐文宗太和三年,李商隐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长安,谒见了当时朝廷里的权贵令狐楚,很受赏识。令狐楚将他聘入幕府,李商隐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幕僚生活。 公元835年,李商隐二十三岁,李商隐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他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毫无结果,这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李商隐一生中留下了众多的《无题》诗,而最为人们所知,也最荡心动魄的《无题二首》即完成于此时。? 公元837年,在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的帮助下,李商隐进士及第,但也就是这一年的年底,令狐楚病逝了。李商隐一生的悲剧从这一年正式拉开了帷幕。第二年的春天,李商隐投奔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当了幕僚。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这时,李商隐26岁,婚后感情殊好。李商隐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仍然为现代人称道。? 当时朝廷内部的朋党斗争十分激烈,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和以牛僧儒为首的牛党史朝廷里的两大对立的势力。令狐楚父子为牛党要员,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的武人。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令狐家的人对李商隐不满。党人的成见,加以李商隐个性孤傲,他一直沉沦下僚,在朝廷仅任九品的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和闲冷的六品太学博士。为时都很短。从大和三年踏入仕途,到 大中十二年去世,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东到兖州,北到泾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飘泊异地。 2.诗作:在李商隐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他46岁的时候,他写下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首诗,也是最难懂的一首诗,却又是后世读诗之人最喜欢读的一首,这便是《锦瑟》。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有人认为是为令狐楚家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也认为可能是悼念亡妻的悼亡诗或是别有寄托的咏物诗,也有的以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自伤身世之作。 李商隐的咏史诗:李商隐虽然在他短暂的四十六年的人生历程中仕途一直不得志,但他依然是一位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的诗人,他的各类政治诗不下百首,在其现存的约六百首诗中,占了六分之一,比重相当高,表现了李商隐积极的用世精神。安史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失政特别感到痛心,讽刺也特别尖锐。如这首《马嵬》,而《马嵬》这一首诗是借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写荒淫腐败而招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在冷讽的同时,寓有深沉的感慨。 二、基础知识 锦瑟( ) 琴弦( ) 惘( )然 马嵬( ) 未卜( ) 晓筹( ) 宵柝( )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诗二首答案 1、基础知识 锦瑟(sè) 琴弦(xián)惘(wǎng)然 马嵬(wéi)未卜(bǔ)晓筹(chóu) 宵柝(tùo) “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③明确:事件: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内容:颔联写只是听到传来军营内的声音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颈联写原来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而眼前“六军”同时“驻马”不前,要求“赐”死杨妃。 玄宗之悲: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