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健按摩疗法,干货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洗耳调脏 鸣天鼓脑 搓腰暖肾 揉腹推胁 搓膝通节 叩齿搅海 配穴:内关 足三里 太冲 太溪 昆仑 膻中 1.叩齿搅海 叩齿 操作方法:口唇微闭,上下牙齿轻叩10-20次。 保健治疗作用:牙龈疾病、牙齿松动、龋齿及口腔中的其他疾病同样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通过叩齿可以达到健齿固齿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的作用。 搅海 操作方法:口唇微闭,舌体在口腔中搅拌直至口腔中充满唾液,然后咽下即可。 保健治疗作用:通过舌头在口腔中搅动,促进口腔中唾液的分泌。古人称唾液为“金浆”、“ 玉液”,并认为“气是续命芝,津是延年药”。 2.洗耳调脏 洗耳 操作方法:双手拇指放在耳背侧,食指由上向下按揉耳廓各部位,反复操作3-5遍。而后双手掌微屈,掌心对准耳道,双手紧叩两耳之上,然后双手轻轻下压-抬起-压下,反复操作10-20次。 保健治疗作用:通过气道压力起到锻炼鼓膜、神经和清洁耳道作用,同时通过刺激按揉耳廓穴位可以起到调理全身脏腑功能的作用。 3.鸣天鼓脑 鸣天鼓 操作方法:双手掌继续叩于双耳上,双手食指、中指分别在后脑部弹叩。我们在耳中可以听到击鼓的声响,所以称鸣天鼓。 保健治疗作用: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脑部的按摩,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兴奋脑细胞,进而改善人体的平衡、运动、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内分泌、语言及各脏腑的功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对脑的养生保健尤其重要。 4.搓腰暖肾 搓腰 操作方法:双手掌贴放于腰椎两侧腰肌上,然后双手掌在腰部进行平稳的上下搓动反复操作10-20次。 保健治疗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人的记忆力的减退、听力下降、呼吸系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腰腿痛、泌尿生殖系疾病等等与“肾”气不足、失调有关。所以一贯认为通过补养肾气来达到祛病强身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的作用。 5.揉腹推胁 揉腹 操作方法:左双手重叠,把手放于上腹部开始操作。先从左上腹开始逆时针方向揉10-20次;再从左上腹顺时针方向揉10-20次。 保健治疗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在病理上又有“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之说。脾胃功能紊乱可出现:腹胀、口臭、食欲不振、倦怠、消瘦、头晕、目眩、便秘、泄泻、内脏下垂、脱肛等等一系列病证。通过揉腹可以调整胃肠功能来促进吸收和排泄达到保健作用。 推胁 操作方法:双手掌根分别置于腋下,尽力靠上然后自上而下均匀稍用力捋推10-20次。 保健治疗作用:两胁肋部为少阳胆经及厥阴肝经走行,肝主要作用为调畅疏泄气机,与情志密切相关,肝气亢盛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肝气不舒可以引起两胁胀满疼痛,女同志还会出现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通过分推胁肋可以舒解郁滞,调理肝胆,调畅气机情志,进而缓解上述症状,而且还可以起到调肝理脾促进消化的作用。 6.搓膝通节 搓膝 操作方法:以左膝关节为例,双手掌贴紧膝关节两侧,十指并拢,然后双手在膝关节两侧同时轻轻往返搓动。 保健治疗作用:搓动是要使关节周围和内部有温热感、舒适感,从而改善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内部的营养状况,起到疏通经络、温煦濡养保护膝关节的目的。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双下肢酸痛肿胀,膝关节屈伸不利,风湿骨痛。 定位: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手法操作:以左手为例,用右手拇指压在内关穴上,其余四指扶托在手腕上部背侧。右手拇指在内关穴上按压,反复操作10-20次。然后右手拇指在该穴上顺时针揉10-20次,逆时针揉10-20次。 着力心脏及精神 内关穴主要治疗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 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 着力消化及免疫 这条经络上的穴位主要治疗胃肠病、头面、头面、目鼻、口齿、神志病及循行部位的病症。 足三里穴在这里主要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是主要的保健穴位。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手法操作:以右腿足三里穴为例,坐位操作,右手托扶左膝内侧。左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10-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在足三里穴上下10公分范围内进行横向拨动,反复三遍。 如果是坐在床边操作,可把腿放在床边进行同样方法的操作。 太冲穴 足厥阴肝经 着力情志与调经 定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这条经络上的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肝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络循行部位上的病症。按压太冲穴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胁痛、遗尿、疝气、月经不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