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心理学复习150329
期 年龄(岁) 理论人物 理论 新生儿 0-30天 婴儿 0-3岁 布吉森 视觉悬崖装置试验 幼儿 3-6、7 童年 6、7--12、13 皮亚杰 三山实验、对偶故事法 少年 11、12--15、16 奥尔松 思维摆脱具体内容 青年 17、18--35 中年 35--60 老年 60以后
P248---249 婴儿期:出生到三岁;幼儿期:3岁到6、7岁;童年期:6、7到12、13岁;少年期:11、12岁到15、16岁;青年期:17、18岁到35岁。中年期:35岁到60岁。 幼儿认知具有自我中心特点,童年期处于脱自我中心阶段,表现出脱离自我中心的变童年期化过程。皮亚杰著名的“三山实验”揭示了幼儿的认知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即指幼儿仅从自己的角度表征世界,认识不到他人的表象与观点不同于己,并认为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就是他人的体验和想法。后来也有学者改变实验设计提出不同的看法。我国的一项“三山实验”式的研究(李文馥),利用绒毛动物模型(用熊猫、公鸡和波斯猫三种绒毛动物代替三座山),考察4 ~13岁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现象和脱自我中心化(实验程序同“三山实验”)。第一,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但并不是认知的主要成分。可见,不能简单、笼统地认为幼儿认知特点就是自我中心的。第二,9岁以后儿童的正确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并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影响。从中看到,正确结果明显提高,这一提高是与自我中心现象下降相对应的是,自我中心现象与正确结果消长的动态变化第三,8岁组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8岁组儿童自我中心形式选择率最高
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条件 反射的这种抑制叫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产生的条件反射的抑制叫
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动力定型 。
反映——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掩蔽
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 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 )。
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立体知觉。人们是根据什么线索来判断物体距离的远近的呢? 一、肌肉运动线索 1,眼睛的调节作用 2,双眼视轴辐合 二、单眼线索 1,对象的重叠 2,线条的透视作用 3,空气的透视作用 4,明暗、阴影 5,运动视差 三、双眼线索 双眼视差。
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
(C)语义记忆?(D)内隐记忆。
记忆的种类:按照记忆内容分为五种: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11、可以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记忆 叫陈述性记忆.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又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的记忆 叫程序性记忆 。
12、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注意是一种(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是按照(?)作标准区分出来的。情绪和情感是以(?)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C)动机?(D)人格情绪和情感是以(?)为其反映形式的。增力和减力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从(?)上度量的表现。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 盾心情是( )。某年轻女性同时被两男人追求,其中一人英俊但经济条件差,另一人富有但年龄大,此时该女性难以作出决定是因为面临( )?
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
心理冲突的一种,当两个目标都是自己想实现的,但一个目标的实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双趋式的冲突。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因素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 )。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 )。
(C)气质和性格?(D)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
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使人具有独特的精神风 貌,说明人格具有( )。外界环境的剌激只有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即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 节的功能,说明人格具有( )。
33、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34、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它们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三个基本特性。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气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