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宋词概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宋词概说

第一讲 宋词概说 【教学目的】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艺术流变。 【教学内容】词的基本常识、词的流变 【课时安排】0.5课时 一、词的基本常识 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指的是歌词,也就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都可以配上适当的曲子,所以词又称作曲子词、曲词、歌曲、杂曲、曲。由于词和乐府诗一样都可以配乐歌唱,所以又被称作乐府。又因为词是从诗发展而来的,所以,有人称它为诗余。词的句子和和一般的五言诗、七言诗相比,显得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作长短句。此外,还有人把词称为琴趣、乐章,也都是因为与音乐有密切的关系。 词有许多的调子,每个调子都有一个名称,后来就把词的调子叫为词牌。人们依照已有的曲调来填词,就是依声韵用字,依曲拍为句,依乐章分遍(段),逐渐形成了每个调子的固定格式,也就是说,遍(段)数、句数、字数、用韵、平仄都有一定的规定。 遍(段)也称为“阙”或“片”。“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板书)。“阕”原是乐终(板书)的意思。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我们举一个例子:蔡伸《苍梧谣(十六字令)》:“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这就是一首单调。 再来看一个三叠的例子,周邦彦《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分为上、中、下三阙。但是,大多数词都分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 再来看句数。句数一般书中讲到得比较少,所以我们有些老师常常也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不知道该怎样去判断一首词的句数。请同学们看一下刚才这首词的上片有几句: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我们看到,后人在给词标句读的时候,用到了顿号,逗号和句号。讲词的时候,按照标准的说法,至少应该是以一个逗号为一句。那么,再来数数,这篇词应该是九句。 再来看字数。按照字数多少的划分,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通常人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长调通常又称慢词,最长的词达240字。 二、词的流变 词的出现大约在中唐。到唐末五代时期,词家渐渐多了起来,《花间集》中就收集了温庭筠等唐五代的词作五百多首。词到这个时候,已成为非常盛行的文学题材。 五代到宋,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都是大词家。南唐冯延巳所作之词清新秀美,含蓄情深,开启了北宋风气。词至北宋事情,被发扬光大,可谓宋朝代表文学。 【艺术风格】 词的艺术风格以秦观、李清照等和苏轼、辛弃疾分别为代表作者,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对于婉约和豪放的区别,同学们都很熟悉了,一个呢,“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含蓄蕴藉,婉丽柔美;一个呢,是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气势恢宏,境界宏大。后人对苏轼词所作的有“横放杰出”、“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的评价,对辛弃疾有“慷慨纵横”、“不可一世”的评价,也都可用于对豪放词的描述。 【内容流变】 我们知道,古代的诗歌是有“诗言志”的传统的,也就是诗是用来抒发自己的胸襟意志的。正因此呢,在我们的诗歌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光明俊伟的伟大的诗人,伟大的人格。像屈原、陶渊明、杜甫,那样的光明俊伟,那样的伟大。我们今天读他们的著作,他们的光彩是照耀古今的。词,一般说起来,是缺少这样的作品,缺少这样人格流露的。那就因为词在起初之时,本来只是歌筵酒席之间流行的歌唱的曲子,词人写作歌词并没有言志的理念。他们不把志意怀抱正式写到词里面去,而是写一些离情别绪,伤春悲秋的内容,因此王国维就曾说词的特质是以“要眇宜修”为美的。   可是,词在演进之中,很多作者都不知不觉地流露了他的一份本质,但那却往往只是无心的流露。像冯延巳,他说:“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又说:“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他写的这份感情,仍是伤春、怨别,并没有正式写他的理念和志意。 从苏东坡开始,人称其“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转变了词的内容。而辛弃疾的词更是被称为在“剪红刻翠之外,别树一帜”。“红”和“翠”就代表那些女性化的描写和形容,“剪”和“刻”就是细腻的描写。苏辛二人的词都是摆脱了那种绮罗香泽剪红刻翠的作风,而抒写自己襟怀志意的。 苏东坡写志的态度与辛弃疾是不同的。苏东坡一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