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z9化工厂绝热、防腐安全工程
9 化工厂绝热、防腐安全工程 9.1 绝热安全工程 9.2 化工厂防腐安全工程 9.1 绝热安全工程 9.1.1 绝热的目的及范围 绝热是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绝热是利用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工程材料构成的绝热结构来减少其结构内外因温差形成的热流传递的相关措施。 保冷:介质温度低于常温的绝热措施。 保温:介质温度高于常温的绝热措施。 (1)绝热的目的 ①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热(冷)量损失,节约能源。 ②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改善劳动条件,防止烫伤和减少热量散发到操作区。 ③在长距离输送介质时,用绝热来控制热量损失,以满足生产上所需要的温度。 ④冬季,用保温来延续或防止设备、管道内液体的冻结。 ⑤当设备、管道内的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时,采用绝热可防止设备、管道的表面结露。 ⑥用耐火材料绝热可提高设备的防火等级。 ⑦在工艺设备或炉窑采取绝热措施,不但可减少热量损失,而且可以提高生产能力。 (2)绝热的范围 a.应绝热的情况 凡设备、管道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绝热。 ①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表面温度高于50℃者(工艺上不需或不能保温的设备、管道除外)。 ②制冷系统中的冷设备、冷管道及其附件。 ③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由于介质的凝固点、结冰点或结晶点等要求为防止其凝固采用伴热措施者。 ④日晒或外界温度影响而引起介质气化或蒸发,影响生产和安全者。 ⑤因外界温度影响而产生冷凝液使管道腐蚀者。 ⑥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设备和管道。 ⑦工艺生产中不需保温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其外表面温度超过60℃,又需经常操作维护者。在无法采用其他措施防止烫伤时,需进行防烫绝热,防烫绝热设置范围为: 高于地面工作范围处于2.1m以内者; 离来工作台边缘0.75m以内者。 ⑧凡用绝热来提高设备的耐火等级,直径≥1.5m的设备支架和裙座需双面绝热;直径小于1.5m的支架和裙座只要在外侧绝热,一般涂抹石棉水泥。 b.不应绝热的情况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和管件不应绝热。 ①要求散热而不回收热量的设备和管道。 ②处理或通过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料,要求及时发现泄漏的设备和管道上的人孔、手孔、阀门、法兰等。 ③要求经常监测,防止发生损坏的部位。 ④工艺上无特殊要求的放空、排凝管道。 (3)保冷与保温的区别 保冷与保温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一是传热的方向相反,保冷是由外向里,保温是由里向外,因此保冷工程不仅受到外部热流向内传递的影响,同时受到外部环境的湿空气所含的水蒸气向内渗透的影响; 二是保冷的绝热结构,由于要阻止外部水蒸气向内渗透,需要在保冷层外敷设防潮层; 三是保温介质常用一次能源(指煤、油等),保冷介质常用二次(蒸汽)或三次(电)能源,由于设备折旧及能源多次转换消耗,冷价一般为热价的4~6倍,因此减少单位冷损失对于节约能源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9.1.2 绝热材料 按材料基础原料分:无机类和有机类。 按结构分为:纤维类、颗粒类和发泡类。 按产品形态分为:板、块、管壳、毡、毯、棉、带、绳以及散料等。 按密度分为:特轻类(ρ=60~80kg/m3)和轻质类(ρ = 80~350 kg/m3)。 按可压缩性分为:硬质(2kPa压力下相对形变不超过6%)、半硬质(相对形变在6%~30%)和软质(相对变形超过30% )。 9.1.3 绝热结构设计 9.1.3.1绝热结构要求 (1)保证热损失不超过标准热损失 (2)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3)要有良好的保温层 (4)绝热结构所产生的应力不要传到管道上 (5)绝热结构要求简单,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量 (6)确定绝热结构时要考虑到管道的振动 (7)绝热结构所需材料应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8)绝热结构应当施工简便,便于维护检修 (9)绝热结构外部应整齐美观 (10)应有足够耐用性 9.1.3.2 绝热结构组成 保温结构由内至外,按功能和层次由防锈层、保温层、保护层、防腐层及识别层组成; 保冷结构由内至外,按功能和层次由防锈层、保冷层、防潮层、保护层、防腐层及识别层组成。 (1)防锈层 是保冷结构的内层,将防锈材料涂敷在绝热设备及管道采用碳钢或铁素体合金钢外壳的外表面,防止其因受潮而腐蚀生锈。当绝热设备及管道在采用不锈钢、有色金属及非金属外壳时不存在生锈腐蚀问题,也就不需设置防锈层。 (2)绝热层 是绝热结构的核心层,将绝热材料敷设在绝热设备及管道外表面,阻止设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流流动,减少能量损失。 (3)防潮层 是保冷层的维护层,将防潮材料敷设在保冷层外,阻止外部环境的水蒸气渗入,防止保冷层材料受潮后降低保冷功效乃至破坏保冷功能。 (4)保护层 是绝热结构的维护层,将保护层材料敷设在保温层或防潮层外部,保护绝热结构内部免遭水分侵入或外力破坏,使绝热结构外形整洁、美观,延长绝热结构使用年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