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语的发声型考察
                    吴语的发声型考察*
 
摘要
    吴语塞音和塞擦音声母根据它们的发音方法分为三套,这是它们最重要的音系特点。但是,关于浊类声母的语音性质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最初讨论的焦点在于:浊类声母同不送气清声母的区别是不是建立在声带是否振动的基础上的。后来的仪器实验研究已经证明,当它们作为孤立单音节词的声母的时候,或者在语流中作为重读音节的声母时,它们都是不带音的。因而后来讨论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关于这种音系上的清浊对立可能赖于存在的其它语音性质的探索。本文就吴语塞音声母的清浊对立进行了发声型考察。这个考察涉及上海话、常阴沙话、宁波话和温州话四个吴语方言。实验分析的材料包括九对对比词,它们分别包含了双唇、舌尖和舌根三个不同部位塞音声母的清浊对立。这些对比词先是单念,然后,作为双音节词的后音节或者安排在短句里头连读,分别由四个方言里的10个发音人发音。接着,对录音材料进行频谱分析,分别测量和计算音节内声母后接元音有关部分的谐波能量差值。对于双唇塞音声母,还测量了它们发声期间除阻时的气流跟闭塞期间(持阻期)的气压之比。以上两方面的参量在国际上其他一些语言的研究中已经用作检验不同发声类型的标准。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吴语里清浊声母的音系对立实际上是不同发声类型的区别。不过,只有当它们出现在独立单念的词首或在连续语言里作为重读音节的声母时,才存在这种发生类型的区别;而当它们出现在非词首或者在语流中轻读时,就不再存在这种发声型区别,这时的清浊对立就表现为真正的带音和不带音的区别了。
 
引言
吴语是主要的汉语方言之一,吴语区的人口约为七千万**(颜逸明,1988;郑张尚芳,1988),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江苏省东南部和浙江省大部地区。
从音系学的角度看,吴语方言又是最古老的方言之一,它保留了中古汉语声母的三级分法。这种反应在《切韵》音系里、甚至可以上溯到汉语更早时期(高本汉,1940;李芳桂,1971)的声母三套区分,在汉语其他许多方言里业已消失,变成了只有清送气和清不送气两套区分,而吴语则仍然保留着通常称之为浊音的另一套声母。表1显示了吴语与中古汉语塞辅音系统的密切关系。
 
表1 中古汉语和现代吴语的塞辅音系统
代表字	中古汉语(一般的构拟音段)	现代吴语(一般的标音)		帮	[p]	[p]		滂	[pH]	[pH]		并	[b]	[b]		端	[t]	[t]		透	[tH]	[tH]		定	[d]	[d]		见	[k]	[k,t?]		溪	[kH]	[kH,t?H]		群	[g]	[g,dˉ]		
如同其他许多方言里一样,吴语的低声调常同历史上的浊类声母相联系;而跟大多数其它方言不同的是,这种“浊音”同低调之间的历史关系在吴语方言里十分明显地、严整地保留了下来,因而出现在清声母音节里的阴调总是比出现在浊声母音节里的阳调具有较高的起点音高。尽管各个方言的声调系统在声调调形和声调数目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赵元任,1967),但由于历史的保守性,声母的清浊类别同声调的阴阳对立之间仍然保持着这种严整的对应关系。
我们并不清楚中古汉语里这三类阻塞音之间实际的语音区别究竟是怎样的。《切韵》只是把它们划分为三类,而并没有提供可靠的有关当时语音的描写。虽然我们可以肯定,当时确实存在着这三套音系对立,但关于这些对立的语音基础毕竟是根据外部的、或者后来的方言材料构拟重建的。吴语方言里可能保留着有关中古汉语里这种对立的语音细节,而这些细节是很难通过任何构拟之类的方法发现的。所以,考察现代吴语里阻塞音的三级对立,可以作为研究中古汉语里相应对立的一种工具。同时,这些方言还可能提供进一步洞察辅音发展和声调演变之间相关关系的更加翔实的细节。通常,浊音被假定为造成阳调偏低的一个相关特征(Hombert, Ohala  Ewan, 1979),但是,中古汉语阻塞音的这种三级对立也可能涉及其他的语音因素。不过,此前来自吴语的种种迹象,尚未能够提供直接回答这种可能的语音因素究竟是什么的答案。这是因为,有关吴语浊类阻塞音真正的语音性质问题以及吴语不同方言里“浊音”程度的不同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最初,争论的焦点在于浊类声母跟不送气清类声母的对立是不是声带振动与不振动的区别。有些语音学家(例如,罗常培,1956)曾经认为,吴语里的“浊音”是典型的浊音,或者说是真正的带音。而在大多数的语言学著作里(例如,王力,1956;袁家骅,1960;罗常培和王均,1981)把这类声母辅音描写为前半段清后半段浊,通常称之为“半清半浊”,因而标作[pb,td,kg]。后来,曹剑芬(1982)和石锋(1983)对此提出了疑问,探讨这类声母辅音发声的闭塞期间究竟有没有声带振动。关于这一点,将在下面详谈。
许多语言学家,包括有些上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些,早已表示了这样的看法,即吴语里的“浊”音不是单纯的浊音,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二课 冲动来袭时 课件 鄂教版八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ppt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的应用题拓展篇(解析版).doc VIP
- 西工大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创建GeekOS内核线程资.doc VIP
- 拉伸强度原始记录模板.xls VIP
-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高中语文必修2.ppt VIP
- 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制度管理办法方案汇编.docx VIP
- DB15T 3962.4-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4部分:煤炭行业.pdf VIP
- TCS-900 SISPatch使用手册相关资料文档.pdf VIP
- 《交通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