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 口 学 张 蕾 Zhanglei_bud@163.net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课 程 意 义 理解人口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人口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运用人口学基本知识理解现实 为人力资源管理打下宏观基础 本次课程的课堂演示主题 杭州市适龄人口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杭州市外来人口需求满足及社会融合调查分析 在杭大学生绿色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课题演示 根据调查主题,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进行概念剖析,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给出调查结论,展开对特定主题的分析。演示稿中应包括团队分工情况说明。 一次课程讨论一个主题,每个主题由两组同学分别独立完成。 每组同学共同演示时间为20~30分钟;特定组同学至少提问两个问题;自由提问、讨论20分钟。 本次课程共3个调查主题,10个同学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调查问卷不少于80份。 时间为10月9号,12号,16号三次课。9号进行演示的同学由12号演示的同学负责提问,依次类推。 参 考 资 料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Population Studies Demography(人口统计学) Population Indices 人口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课 程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育与生育率理论 第三章 死亡与死亡率理论 第四章 现代西方迁移理论 第五章 现代人口城市化理论 第六章 人口自然构成理论 第七章 家庭人口学 第八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绪论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人口结构 西方人口学说渊源与发展阶段 当代前驱 (20世纪上半叶) 复兴时期 (40’s中~50’s末) 扩展时期 (50’s末~70’s末) 多元化时期 (20世纪末) 当代前驱 (20世纪上半叶) 马尔萨斯人口论 适度人口(Optimum Population)论的问世与发展 人口转变论的出现与演进 社会学派人口学说的发展 数理学派或统计学派人口理论的发展 经济停滞论的出现 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均衡分析的兴起 复兴时期 (40’s中~50’s末) 人口转变论的完善与发展 现代马尔萨斯主义人口论再度盛行 人口社会学脱颖而出 宏观人口经济学兴起与微观人口经济学问世 人口学说的系统化和人口学科体系的奠基 扩展时期 (50’s末~70’s末) 生育经济学、家庭人口学的兴起 死亡、死亡率研究的复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显著进展 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研究日益重视 多元化时期 (20世纪末) 生育研究的生物学观点 死亡率研究的新动向 人口老龄化与女性人口专题研究 可持续发展理论问世 人口统计学的产生 在公元前4500年,即距今6500年前,巴比伦国王即举办过地籍、人口、农具、牲畜等项调查。 中国在公元前2200年,即距今4200年前的夏禹时期,即有关于人口土地数字的记载,计人口数为1355.3923万人,土地为“二千四百三十万八千二十四顷,定垦者九百二十万八千二十四顷”。 古罗马帝国在公元前453年,提出了对各户人口、土地、牲畜与家奴每五年调查一次的规定。这是人口统计史上最早提出的人口定期调查制度,这一制度为后来各国奉行的定期人口调查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 英国学者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他著作《政治算术》中,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用同一类指标对两个不同国度进行比较分析来说明其国力的优劣。 他用英国和法国总人口、神职人数、海员人数和工匠人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发现虽然法国的人口和土地要多于和大于英国,但法国的神职人员,即非生产人口要多于英国,而工匠和海员人数却少于英国。由此说明,英国的国力要优于法国。 他的这一分析,为在人口统计学中对人口进行构成分析作出了范例。 约翰.格兰特(John Graunt),最早发现了出生男婴和出生女婴的比例为14:13,即按现代称谓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7的重要结论,由此奠定了出生婴儿性别比的重要结论。 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人口再生产过程及其模式 人口发展趋势 人口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揭示人口现象的数量特征 总人口数、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育龄人口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迁入人口数和迁出人口数等 研究人口现象诸多的内在数量关系 男性人口变量与女性人口变量相结合时,即构成人口性别比;出生人口与总人口数相结合时,即构成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与育龄妇女人数相结合时,即构成一般生育率;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相结合时,即构成人口死亡率等 人口发展趋势 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是人口统计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人口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是人口预测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而人口预测研究的成果,又是研究与制定现在社会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