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复习
福建师大附中
林 萍
研究高考试题,明确考查方向
明确考纲要求,整合课程主题
确定复习思路,提高复习实效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2015
课标1
汉代政治、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罗马法、英国君主立宪制
战国小农经济、宋代经济发展特点、唐至清经济对文化的关系、晚晴英对华商品输出、一五计划、罗斯福新政、1968年新兴国家发展、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40/47%)
儒学的发展历程(先秦、汉、唐、宋、晚清)
课标2
古代地方吏治、明迁都作用、两极格局主线
唐宋经济中心、洋务、抗战日侵华经济、英国贸易、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苏联经济
(24/28%)
古代儒学主张、洋务观念、变法维新思想、52年社会特点、孟子、苏格拉底、1950~2008中国社会变化
2014
课标1
秦汉政治制度、雅典民主、独立宣言、抗日战争
明清外贸、英国经济侵略、近代税制、一五计划、新经济政策、欧元(24/28.2%)
唐代三教并行、宋明理学、废除科举、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近代科技
课标2
分封、明代中央集权、抗战、罗马法、欧盟、清代移民、世界近代史大事
宋代交子、53年经济、英国工业革命、3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16/18.8%)
汉代儒学、维新思想、26年思想潮流、、
2013
课标1
周分封、雅典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28年中共主张、德国格局、汉唐地方行政区划特点
晚晴现代趋势、胡佛干预、欧共体成立、斯大林模式发展、改革开放、古代海洋利用及近代列强侵略(30/35%)
宋代儒学、日心说
课标2
清近代外交、雅典民主、美国联邦政府成立、17-19世纪中英两国政治制度
宋代土地制度、明代商品经济、抗战农村土地政策、欧洲现代化发展规律、苏联经济模式(20/24%)
史学方法、清代世俗文化、京剧与历史关系、建国初期教育、近现代经济自然科学的进步及思想界的变化
依托主干知识、考察能力水平
近三年经济史的考查
题号
内容
设问
要求
2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这反映了
本质
25
唐代儒家思想地位
这反映出
本质
26
宋代理学内容
认为人性
概念
27
明清时期经济
表明当时
特点
28
1853年中国经济
这反映出
本质
29
戊戌变法时代背景
表明
本质
30
2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
说明…应是
原因
31
一五计划时期社会情况
这…实行
作用
32
雅典民主制度
这反映出
实质
33
独立宣言原则
提倡的(是)
内容
34
苏联新经济政策
这反映出
实质
35
欧元作用
表现在
作用
总计
主干知识为主
7个反映
题号
内容
设问
要求
24
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
收益的增加
作用
25
汉代政治制度
背景是
提取
26
宋代南方社会经济发展
这反映出
本质
27
唐至清经济发展的影响
变化反映了
本质
28
晚晴英对华商品输出
反映了当时
本质
29
北洋军阀的统治
出现在
时期
30
1933-1937上半年国内政治状况
反映了
本质
31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
可以推知
原因
32
罗马法原则
原则是
现象
33
18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现状
这表明
原因
34
罗斯福新政内容
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内容
35
1968-1981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情况
是因为
原因
总计
主干知识
5个反映了
2014课标1
2015课标1
选择题设问方式
不是单纯再认再现、需要分析、理解试题
通过史料展示历史现象,通过设计问题考查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
关注知识体系的形成与构建
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
要求学生有大历史观,胸怀全局,全面占有知识
1、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经济史课程的考纲内容
4、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 “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5、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