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西伯利亚盆地原苏联含油气盆地分布图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面积最大,350×104km2。其它一些大型盆地的面积,有些几十万平方公里,有些上百万平方公里。发现的许多大油气田,构造简单,最大的罗马什金油田,面积4000km2。其它不少的油气田的面积也有几百平方公里到上千平方公里不等。原苏联面积2242×104km2与4.3×104km海岸线附近大陆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原苏联沉积岩面积1000×104km2,大陆架尚无确切数据。原苏联油气工业发展很快,1940年原油产量3112×104t。自1980年达到6×108t以后,到1988年,一直保持在6×108t多的水平。原苏联的天然气工业,则因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的发现,发展非常迅速。苏联1940年产气32×108m3。苏联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地质条件优越,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扎实,部署恰当,发展速度之快是世界上少有的。原苏联及主要地区石油、天然气产量俄罗斯最大、油气储量和产量最高含油气盆地。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超巨型盆地之一。总体向北缓慢倾斜。盆地南部为草原,北部为永久冻土所覆盖。冬季零下50-60℃。西界为海西期乌拉尔山脉;海拔仅20-40米中部遍布沼泽,东界为叶尼塞古老结晶基底地块及中西伯利亚中生界地台北界为喀拉海.南界为哈萨克加里东褶皱带及阿拉套、萨颜阿尔泰构造;一、概况西西伯利亚盆地轮廓和油气田分布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进行油气勘探。全盆地共发现油气田300多个。93年剩余探明可采储量82.2亿吨,天然气储量39.62万亿方。盆地远景资源量可望达到200~280亿吨,天然气远景可采储量40~60万亿方。北部有世界第一大气田-乌连戈依气田,7.77万亿方;中部有世界第五、俄罗斯第一的萨马特洛尔油田,石油可采地质储量24亿吨。二、盆地结构、演化和地层构造上属中、新生代年轻地台,可划分出基底、过渡层和沉积盖层;西西伯利亚盆地地质-地球物理剖面图最深部为太古界—元古界组成的结晶岩盘,上覆古生界海西褶皱基底。基底由古生代及前古生代强烈变质的地槽型沉积一火山建造组成,伴有多期岩浆活动,结构复杂。盆地四缘褶皱山系从不同方向向贫地内部延伸,构成不同期的基底。盆地东部及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应为贝加尔期基底,主要由太古界、元古界组成;盆地南部及东南部,由于外围山系的延伸,构成以萨拉恢尔期及加里东期为主的基底。基底:在古老基底之上发育了若干区域性继承盆地及地堑盆地,沉积了“过渡层”。过渡层一般遭受过轻微变质,与基底和上覆沉积盖层之间呈不整合接触。过渡层为Pz2-T1沉积,多为碳酸盐岩、陆源沉积,有时为火山岩系。一般轻微变质。与基底和上覆沉积盖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部构造层为典型地台型沉积盖层,主要由T3-J-K-Q组成,盆地中部3000—5000米,北部可达5000—7000米。1、J1-2时,盆地北部开始下沉、海侵,并逐渐向南扩展,沉积着秋明组陆相-三角洲相。2、J3时,盆地海侵范围扩大,广泛沉积了上侏罗统瓦修干组和巴仁诺组海相砂岩地层。3、K1时,盆地海侵范围继续扩大,沉积了巨厚的下白垩统海侵砂岩、滨海相和三角洲砂、页岩沉积。瓦尔托夫组,盆地开始回升,阿普第期盆地重新下沉,至阿尔必期海水淹没了盆地的西部和北部。4、K2塞诺蔓期,盆地再次抬升,海水面积缩小。盆地东部为陆相沉积为主,北部为海相、冲积三角洲相及陆相砂泥岩互层。5、K2土仑期,盆地再次下沉,开始第三个旋回。6、渐新世末期盆地全面上升,海水完全退出。广泛沉积了砂泥页岩。深浅沉积演化苏联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含气区上侏罗统一下第三系地层简表三、生储盖组合1.烃源岩中生界地层中的海相和滨海相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高,生油气有利。J暗色沥青质泥岩为主要生油岩,腐泥型有机质,岩性横向变化大,近距离侧向运移为主。天然气成因:K天然气主要是生物气,生气母岩为沼泽沉积-煤系地层。δ13C1=-68~-58‰;C1/C1-50.99。J天然气属于热成因气。δ13C1=-46~-38‰。重烃%6%。西西伯利亚地台沉积岩有机碳含量海相沥青质泥岩滨海陆相沼泽生气强度6×109m3/km2烃源岩时空分布及演化下侏罗统烃源岩下侏罗统下托阿尔阶湖泥岩中目前的有机质含量1.5%~3.0%,个别层达到5%。烃源岩时空分布及演化下侏罗统有机质热成熟作用的概况是:在西西伯利亚盆地的凹陷区、中央、南部及东部地区的大部,有机质处在生油带;沿盆地边缘,有机质热成熟作用只达到主要生油期的初期(Ro0.65%)5烃源岩时空分布及演化中侏罗统烃源岩在盆地北部的滨海相,海相沉积区,有机碳含量达到2.0%~3.0%。有机质含量从盆地边缘的0.3%~0.5%上升到盆地中心的3.0%~5.0%。在盆地的中心地区岩石中抽提沥青含量达到0.03%~0.05%。烃源岩时空分布及演化上侏罗统烃源岩巴热诺夫组
文档评论(0)